[发明专利]一种微表处用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8535.1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范维玉;孔祥军;姚艳;刘娜娜;翟哲;罗辉;徐振;梁明;南国枝;钱成多;孙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06;C08J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表处用 乳化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表处用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普通沥青、乳化剂、改性剂为原料制得,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表处用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沥青为普通AH-70、AH-90基质沥青;所述的乳化剂为阳离子型乳化剂;所述的改性剂为SBR胶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表处用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乳化剂为咪唑啉型沥青乳化剂;具体的制备方法为:以摩尔比为1∶1~2的有机酸与有机多胺为反应原料,加入占反应原料总重量为20~50wt%的溶剂,搅拌升温至140~180℃,恒定温度反应2~4小时,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升高反应体系温度至220~260℃,继续反应2~6小时,脱除溶剂和生成的水,得到咪唑啉中间体,将温度降至70~90℃后,加入与咪唑啉中间体摩尔比为1∶1~1.5∶1~1.5的有机酮和有机醛,将体系pH值调至2~6,在90~130℃条件下搅拌反应2~4小时,即得到沥青乳化剂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表处用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癸酸、月桂酸、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环烷酸、妥尔油酸、松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有机多胺为乙二胺、羟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酮为丙酮、丁酮、戊酮、环己酮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醛为甲醛、甲醛水溶液或可解离出甲醛的聚甲醛中的一种;所述的溶剂为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混二甲苯、石油醚中的一种;所述的调节pH值所用的酸为盐酸、甲酸、乙酸、磷酸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表处用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所述的普通沥青加热至110-140℃;
(2)将乳化剂加入水中配制成水溶液,之后加入改性剂,制得皂液,酸将皂液pH值调为2~5,然后加热至45~70℃;
(3)将皂液迅速倒入乳化机胶体磨中剪切,然后将步骤(1)的热熔的沥青缓慢均匀地倒入剪切中的皂液中,并同时进行人工搅拌,剪切1min后即得到乳化沥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表处用乳化沥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pH值所用的酸为盐酸、甲酸、乙酸、磷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85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