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善男性精子质量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7833.9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江瀚;陈琦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A61K36/87;A61P15/08;A61P39/06;A61K35/745;A61K35/74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男子精子 天然生物 微生物 复合微生物制剂 复合微生物 嗜酸乳杆菌 微生物制剂 植物乳杆菌 重量百分比 发酵中药 复合发酵 男性精子 酿酒酵母 双歧杆菌 质量改善 自由基 制备 中药 对抗 吸收 转化 生产 | ||
一种用于男子精子质量改善的复合微生物发酵中药生产的天然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微生物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酿酒酵母10‑20%;嗜酸乳杆菌20‑30%;植物乳杆菌20‑30%;双歧杆菌20‑30%。本发明的优点为:具有改善男子精子质量的功能,通过微生物复合发酵技术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转化,使其具有更易吸收利用,效果显著等特点,是一种对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男子精子质量的天然生物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男性精子质量改善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WHO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范围内不育症发生率约占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男性不育约占50%,因精子活力低下而导致的男性不育约占30%。流行病调查数据表明,近半个世纪来男性精液中精子数和精子的各项运动参数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人类精子计数的正常标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数要大于6000万/毫升降到了而今的2000万/毫升,而且异常精子如缺乏动力和形态畸形精子增多了。引起精子质量下降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些是先天或后天的疾病,有些则是生活中一些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时产生的过量活性氧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量的活性氧会对精子膜、精子DNA、精子线粒体和精子的运动能力造成损伤。基于过量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机制,对因氧化应激产生过量活性氧致男性不育的患者,服用抗氧化剂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以提高男性生育能力。
现有研究认为很多单味中药有抗氧化,清除过多活性氧,提高精子质量的作用,单味中药主要有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黄芪、冬虫夏草、黄芪、野山楂、人参、桃仁等;很多复方也具有抗氧化作用。五子衍棕丸是中医治疗不孕症的基本方药,其治疗原则是温肾填髓,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但需要长期服用。
现有的发明专利一般以中草药或其提取物研制而成,中草药需要经过炮制或加工,提取有效成分后服用方有显著效果;如果不经过加工直接服用,则由于吸收的障碍,有效成分不易利用,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男子精子质量的天然生物制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改善男性精子质量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由下列原料发酵而成:复合微生物菌种、中药原料、红糖和水。
一种用于改善男性精子质量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种包括下列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
酿酒酵母 10-20份;
嗜酸乳杆菌 20-30份;
植物乳杆菌 20-30份;
双歧杆菌 20-30份;
其中,所述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经过培养发酵;
其中,所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优选为ACCC2006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优选为ACCC10637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优选为ACCC11118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优选为ACCC11054
所述中药原料、红糖和水的重量份数:
中药原料 40-65份;
红糖 2-5份;
水 40-60份。
一种用于改善男性精子质量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所述中药原料至少包括葛根、沙棘和葡萄籽等。
一种用于改善男性精子质量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口服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江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