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负盲分离胎儿心电瞬时心率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7741.0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康嘉文;谢侃;谢胜利;蔡坤;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负盲 分离 胎儿 瞬时 心率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非负盲分离胎儿心电瞬时心率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胎儿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胎儿监护手段,是一种检测胎儿在子宫内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能够反映胎儿心脏的全貌。健康的胎儿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时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且胎儿心率的变化是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调节的表现,因此在围产期对胎儿进行胎心率检测可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重要监护指标。然而由于采集的胎儿心电信号幅度小,信号的噪声比低且大都混杂有幅度大,分布广的噪声干扰,例如常见的工频干扰、呼吸、肌电等引起的噪声,其中最主要的干扰是母体心电信号(Maternal ECG,MECG),它给医学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时域和频域上,这些干扰信号混叠在一起对胎儿心音信号的瞬时心率计算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准确、便捷,有效地测量围产期胎心电的瞬时心率具有及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目前已经有许多采用其它技术来提取胎儿心电信号(FECG)的报道,如相干平均、自相关和互相关、自适应滤波、基于奇异值分解和主分量分析等。但这些技术的提取方法受很多限制,或计算过于复杂,或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
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是近十年来随着盲信号分离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技术。由于它的算法简单,计算量小,适用范围广,已逐渐成为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盲分离胎儿心电瞬时心率识别方法,针对由胎儿心电图机采集得到的胎儿心电信号,本发明能快速简便的计算出胎儿的瞬时心率,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胎儿监护。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盲分离胎儿心电瞬时心率识别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非负盲分离胎儿心电瞬时心率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胎儿心电图机采集得到的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其预处理包括小波去噪、利用相干平均法去掉心电信号中母亲心电成分获取胎儿心电信号,并其将胎儿心电信号变换到时频域,得到Choi-Williams谱和Born-Jordan谱,再将Choi-Williams谱和Born-Jordan谱变为非负频谱;
S2.利用非负矩阵分解进行盲分离,对胎儿心电信号的Choi-Williams谱和Born-Jordan谱进行处理,得到胎儿心电信号的非负时频分量;
S3.求取瞬时心率,包括峰值点检测和差分法求瞬时心率,其中峰值点检测是对所求胎儿心电信号的非负时频分量进行极大值检测,设定阈值;采用区间遍历法求心电信号区间的最大值,再求出心电曲线的所有峰值点;差分法求瞬时心率是将所求得心电曲线的所有峰值坐标进行换算,然后依次进行前向差分,再根据瞬时心率公式求得胎儿的瞬时心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小波去噪的具体实现方式为:采用Daubechies小波,小波基为db4,进行2级分解,取小波变换后的细节系数第二级信号xd1进行阈值去噪操作,去噪的阈值取信号幅度绝对值最大值的0.06~0.08倍;
利用相干平均法去掉心电信号中母亲心电成分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根据母亲心电信号成分的模板将心电信号中的母亲心电信号依次减去,所得心电信号为预处理后的胎儿心电信号;
所述信号变换到时频域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利用Choi-Williams时频变换和Born-Jordan时频变换对胎儿心电信号xd1进行处理得到Choi-Williams谱、Born-Jordan谱,然后分别与它们的共轭复数相乘即可得到非负Choi-Williams谱和Born-Jordan谱,记非负Choi-Williams谱为x1,非负Born-Jordan谱为x2,并将x1和x2合并为矩阵X=[x1,x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利用非负矩阵分解进行盲分离的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