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两段式气—固床连续气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77327.X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士友 |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14;C10J3/7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段式 连续 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以烟煤和白煤为原料,制取水煤气及半水煤气的工业原料气,用来生产合成氨、甲醇、乙二醇、丁辛醇或加氢等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生产合成氨及甲醇所需半水煤气及水煤气,大都采用常用固定床间歇式的煤气发生炉制取,简称UGI炉,该炉每个制气循环分5个阶段分别为:吹风阶段、上次阶段、下吹阶段、二次上次阶段、吹净阶段;炉内按照反应区间的功能由上向下分为: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灰渣层,在每个层之间的操作界限是模糊的,而且氧化层和还原层的反应温度是不可控的,所以氧化层和还原层的制气效率会很低,其次干馏层和干燥层温度只有300~500℃,会产生大量的干馏气体,被水洗塔吸收,再蒸发排向大气,即污染了水又污染了大气;在制气过程中由于5个阶段的上吹或下吹不停的在炉内切换,直接影响造气的总体发气量,一个年产10万吨的合成氨厂,正常都要配9~10台的气化炉;由于制气过程中阀门运转频繁,所以设备磨损特别严重,并且每次上次和下吹转化时,都会造成炉内大量没有参与反应的蒸汽被直接带出炉内,造成总体蒸汽的利用率极低,正常只有40%~45%的利用率,造成资源极大浪费;10台炉子产生的显热不能直接集中回收,也造成热量过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种新型两段式气-固床连续气化装置。
为实现以上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两段式气-固床连续气化装置,采用氧化炉和气化炉2炉结合,装置主要包括:氧化炉、气化炉、等压风室、前加煤机、连接烟道、后加煤机、2通道气化喷头、排灰炉篦、灰渣箱、煤气出气口管组成。
粉煤末在氧化炉内流化燃烧,产生1000℃以上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经气化炉顶部进入气化炉内与气化用原料煤、氧气、蒸汽发生气化反应,生产水煤气和半水煤气,从气化炉下部煤气出口排出,气化后的炉渣在排灰炉篦作用下从灰渣箱排出。氧化炉内采用的是流化床氧化法,气化炉采用的是固定床连续下吹法,所以称为“气-固床连续气化装置”。
本发明专利采用常压气化法,将煤的氧化和气化分两段进行,两段的反应过程都是可控的,所以煤和氧气、蒸汽反应更彻底,由于采用纯氧连续气化,所以没有放空气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气化炉内采用“连续下吹”的工艺,在1000℃以上的工艺条件下,蒸汽利用率可提高到85%以上,煤气中的干馏气高温下直接裂解,不会产生有毒的干馏气或煤焦油等馏份;此发明采用连续气化反应,单位时间制气量较大,系统带出物也会大为减少,所以该发明具有煤炭利用率高、蒸汽分解率高、产气量高的“三高”特点;本发明采用的是常压气化法,设备运行周期比加压气化炉更长,设备投资费用更低,是代替目前以传统UGI炉做气化炉,生产合成氨或甲醇的最好选择。
本发明将传统UGI炉,分5个反应层的操作方法,简化为单纯的氧化和气化2个操作单元,每个单元都独立可控;将UGI炉每个制气循环5个阶段,即吹风阶段、上次阶段、下吹阶段、二次上次阶段、吹净阶段,简化为单纯的“连续下吹制气”制气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两段式气-固床连续气化装置,由1、空气进口2、布风板3、前给煤机4、氧化炉5、连接烟道6、后加煤口7、2通道喷头8、气化炉9、排灰炉篦10、灰渣 箱11、煤气出口组成:
实施例一:
空气由鼓风机送入1,经过2稳压后与3送入的粉煤末,进行流化反应产生高温烟气,在氧化炉4内充分燃烧后,通过连接烟道5进入气化炉8的顶部,气化用白煤由后加煤口7加入到气化炉8,经过高温烟气加热后再与2通道喷头7送入的氧气和过热蒸汽进行气化反应,产生合格的煤气,煤气通过排渣炉篦9从煤气出口11出气化炉,供下游使用,气化后的炉渣在排渣炉篦9的作用下进入灰渣箱10,然后再排出炉内。气化炉内高温烟气、煤、氧气、蒸汽及产生的煤气和炉渣,在气化炉内都是自上而下移动,所以叫“连续下吹”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士友;,未经周士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乙烯裂解副产碳十加氢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