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速率调制的立体视频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6489.1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邢成文;上官成林;贾岱;费泽松;曹聪哲;何静;王晶;匡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H04N19/5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速率 调制 立体 视频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速率调制的立体视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原始立体视频数据进行视频压缩,得到压缩立体视频数据;
步骤二、发送端读取步骤一得到的压缩立体视频数据;
步骤三、在步骤二操作基础上,发送端对压缩立体视频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是头信息或运动信息或视差矢量预测信息,则将其判断为BL层数据;其它数据判断为EL层数据;
步骤四、在步骤三操作基础上,发送端对BL层和EL层的数据分别进行高码率的LDPC编码,得到编码后BL层数据和编码后EL层数据;
步骤五、此步骤可与步骤一同步操作:确定编码后BL层数据的权重集合A,以及编码后EL层数据的权重集合B,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权重集合A和权重集合B的元素对的个数;均为1到10之间的整数;
步骤六、在步骤四和步骤五操作基础上,发送端根据编码后BL层数据和编码后EL层数据,以带权重的比特到符号映射方式进行映射,得到调制符号;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6.1:从编码后BL层数据中随机选择N1个比特,构成BL层数据集合C,从编码后EL层数据中随机选择N2个比特,构成EL层数据集合D,其中,N1=2×n1,N2=2×n2;分别表示从编码后BL层数据中随机选择的第i个比特的值,1≤i≤N1;分别表示从编码后EL层数据中随机选择的第j个比特的值,1≤j≤N2;
步骤6.2:将权重集合A中的N1个元素依次赋予步骤6.1挑选出的N1个比特的编码后BL层数据作为权重,并加权求和,SBL表示BL层的加权和;将权重集合B中的N2个元素依次赋予步骤6.1挑选出的N2个比特的编码后EL层数据作为权重,并加权求和,
步骤6.3:将BL层的加权和SBL与EL层的加权和SEL相加即得到一个调制符号S1;
步骤6.4:重复步骤6.1至6.3的操作,得到另外一个调制符号S2;
步骤七、将步骤六得到的调制符号S1和S2对应到星座图上的一个星座点,其中S1为星座点的横坐标,S2为星座点的纵坐标;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星座点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统计接收到的星座点个数M;接收端判断M≥m是否成立,如成立,则执行步骤九的操作;否则,重复步骤六至步骤八的操作;m的值由人为预先设定值,m为正整数;
步骤九、在步骤八操作的基础上,接收端进行星座图解映射,并根据解映射的结果完成LDPC解码,还原得到重构BL层数据和重构EL层数据;
步骤十、在步骤九操作的基础上,对重构BL层数据和重构EL层数据进行码流重组,然后进行视频解压缩,得到重构立体视频数据;
步骤十一、根据步骤十得到的重构立体视频数据完成立体视频显示;
经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即可完成立体视频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4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