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孔正交引压式超声速五孔探针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76294.7 | 申请日: | 2014-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锋;张有;尹骥;冯旭栋;陈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6217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引压式 超声速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速流场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声速空间流场马赫数和方向角测量的五孔探针。
背景技术
在空气动力流场的测量中,既要测量流速的大小,又要确定流速的方向,如自由射流试验、风洞流场品质校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尾缘和机翼型附近的复杂流场等。
风速管只能测量马赫数,不具有流场方向测量的特点。鉴于对流场方向角测量的需求,出现了三孔探针和五孔探针。三孔探针主要进行稳态测量,测量流动角范围一般在士18°左右,并且在三维流场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稳定现象。
目前国内常用的五孔探针形式有束状和球状,采用的是埋管式加工方法,其特点如下:
1)球状五孔探针由于头部为球形,在超声速气流中会产生脱体激波,故只适用于亚声速流场的测量;
2)普通束状五孔探针的最大可测量流动角小于40度,当涉及大迎角或者近端壁测量时,气流角度的大范围变化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通过普通的五孔探针测量己经不能正确反应实际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设计结构简单可靠的副孔正交引压式超声速五孔探针,提高超声速五孔探针的最大可测量方向角范围和精度。 用于复杂的超声速三维流场中的马赫数、总压和方向角的测量,主要包括风洞试验、航空发动机试验以及其他用于超声速流场测试的场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孔正交引压式超声速五孔探针,采用锥形的可换压力测压头+后端压力测取设备及支撑件的方式。该可换压力测压头与支撑杆及测压管之间采用钎焊进行连接,保证五孔探针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
(1)原理描述
对于五孔探针,在小流动角时,中心孔压力P5最大,但随流动角大,最大压力孔将由中心逐渐移到正对横向气流的压力孔。为此根据五孔的压力高低,将流动空间划分为五个区。以压力最高的孔编号为名第五孔所对的流动空间称为内区,其它四个区称为外区,每个区各占1/4的扇形空间,如图1所示。
采用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采用迎角α和侧滑角β来确定气流方向,迎着气流看,右侧滑为正。
定义
式中分子为方位角相差180度的一对孔口压差,根据此压差可确定速度向量在这对孔中心平面内投影的方向;分母为表现动压(P5-P1-4),其中P1-4为1-4孔的压力平均值,近似为局部静压,P5近似为局部总压。
内区的总压系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功率发光器件的筛选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的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