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76025.0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党庆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庆风 |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C09J183/06;C09J163/00;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硅氧烷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敏胶是一类室温呈干状、具有干粘性和永久粘性的材料,习惯上也称压敏胶为不干胶,其特点是“粘之容易,揭去不难,剥而不损。”压敏胶因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故发展异常迅速,商品压敏胶多是橡胶型和丙烯酸酯类,聚硅氧烷压敏胶不仅具有通用型压敏胶对金属、纸张、玻璃、织物、塑料等表面的粘附性,而且对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等低能表面也有很好的粘附性,也是唯一能在宽温度范围-65~300℃使用的胶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MQ硅树脂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部分缩合反应后,再利用环氧树脂增粘剂与有机硅树脂进行缩聚反应的方式,提供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包括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MQ硅树脂、有机溶剂、环氧树脂、有机过氧化物和催化剂,各组分及其质量份为: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30份
MQ硅树脂20~50份
有机溶剂25~35份
环氧树脂5~10份
有机过氧化物1~2份
催化剂0.03~0.1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生胶的粘度为3000~50000mPa﹒s,优选羟基质量分数3%的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生胶;
所述的MQ硅树脂是由单官能团Si-O单元(M单元)与四官能团Si-O单元(Q单元)组成的有机硅树脂,其摩尔质量为1000~80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脂环族化合物;
所述的环氧树脂优选E20环氧树脂;
所述的有机过氧化物优选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丙苯和叔丁基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催化剂优选醋酸、丙酸和羟基乙酸。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25~35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30份、MQ硅树脂20~50份、有机过氧化物1~2份、催化剂0.03~0.1份,混合30分钟,加热,升温至120~140℃,回流反应2~3小时,再加入环氧树脂5~10份,继续回流反应2~4小时,停止反应,用有机溶剂调节反应混合物固体质量分数为70~75%,即得聚硅氧烷压敏胶。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是: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MQ硅树脂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部分缩合反应后,再利用环氧树脂增粘剂与有机硅树脂进行缩聚反应的方式,提供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具有粘附性高、无腐蚀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包括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MQ硅树脂、有机溶剂、环氧树脂、有机过氧化物和催化剂,各组分及其质量份为: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千克
MQ硅树脂3.5千克
有机溶剂3千克
环氧树脂0.7千克
有机过氧化物0.2千克
催化剂7克
其中,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生胶的粘度为3000~5000mPa﹒s及羟基质量分数为3%;MQ硅树脂的摩尔质量为5000~7000;环氧树脂是E20环氧树脂;有机过氧化物是过氧化异丙苯;催化剂是丙酸。
其制备方法是:在带有夹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脂环族化合物3千克、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千克、MQ硅树脂3.5千克、过氧化异丙苯0.2千克、丙酸7克,混合30分钟,加热,升温至120~140℃,回流反应2~3小时,再加入E20环氧树脂0.7千克,继续回流反应2~4小时,停止反应,用脂环族化合物调节反应混合物固体质量分数为70~75%,即得聚硅氧烷压敏胶。
实施例2
一种聚硅氧烷压敏胶包括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MQ硅树脂、有机溶剂、环氧树脂、有机过氧化物和催化剂,各组分及其质量份为: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千克
MQ硅树脂2千克
有机溶剂2.5千克
环氧树脂0.5千克
有机过氧化物0.1千克
催化剂3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庆风,未经党庆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