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信息交互互联网架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75743.6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迪兴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095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信息 交互 互联网 架构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双向信息交互互联网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行多端口安全节点服务器,所述的多个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之间通过并行信令双向并行通信;所述的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包括单端口服务器、多端口系统集成卡、客户分流管理器和与多端口系统集成卡通信连接的多个端口服务器,所述的多端口系统集成卡插接于所述的单端口服务器上,插接多端口系统集成卡的单端口服务器转换为服务器的服务器,所述的客户分流管理器与插卡后的单端口服务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比特流时序集入散出模块,所述比特流时序集入散出模块连接于一个多端口系统集成卡与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之间,受服务器的服务器操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行指令寄存器,所述的并行指令寄存器接受服务器的服务器的控制指令、电信信令与网络协议,所述的并行指令寄存器与多个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存储器,所述的双向存储器与多个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双向信息交互互联网架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端口系统集成卡设于单端口服务器上,连接多个端口服务器构成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所述的多端口并行安全节点服务器包括客户分流管理器,客户分流管理器与插卡后的单端口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的多端口系统集成卡包括并行指令寄存器和双向存储器;
S2,在异地设置构建同样的并行节点服务器,形成多个节点服务器,从而构成主干双向网络架构,各个节点服务器之间通过并行信令双向同步发送与接收数据,且能同步并行接受有线数据与无线数据,使有线网与无线网实现本质性融合统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节点服务器之间以及节点服务器与服务器的服务器之间交换或传递数据,采取并行指令模式,且与有线和无线信令统一,即既能接受有线信令,又能接受无线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干网的数据传送采取公用专用数据包统一模式,且数据包的大小统一,以便于连续按顺序发送与插入数据;发送与插入数据是通过一个集入散出模块,集入即插入,发送即散出,按时序发送可以是1-n个通道,同理按时序插入也是1-n个通道,并按固定时序确定固定路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节点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连接2-n条网线,网线数量与多端口系统集成卡端口数匹配,所述的2-n条网线均可同步并行双向传递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双向通信及广域网拓扑结构可包括多种实现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网架构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干网架构及单个节点服务器均具有多功能一体化特征,即并行运算,并行交换、并行控制与并行总线功能统一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迪兴;,未经王迪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57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