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梅景观树的造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5679.1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但晓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苗夫现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景观 造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造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杨梅景观树的造型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造型在欧洲始于罗马时代,公元1世纪时在私人别墅的规则式庭院中一出现修剪成几何型式的树木。16世纪初,树木造型技艺在欧洲园林中广泛应用,法国凡尔赛宫园林中就栽植了大量的造型树。18世纪5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规则式庭院兴趣的减弱,造型树也渐渐减少;在美国,则把集中栽植造型树的园林局部叫做意大利园或罗马园。日本庭院中的树木造型出现于17世纪初,迄今应用仍较广泛。树木造型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北魏时《齐民要术》中即有栽种榆、柳做篱并编扎成房屋或龙、蛇、鸟兽形状的记载。成功的树木造型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良好结合。
杨梅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亚热带生态经济树种,适应性广,在南方大多数地方都能生长并表现出良好的性状,尤其在微酸性和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近年来,杨梅树逐渐被用于园林绿化中,但应用形式相对简单,树形大多自然式,观赏价值不高,并且移栽成活率不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杨梅景观树的造型方法。该方法提高了杨梅树的观赏价值,并提高了杨梅树的移栽成活率,同时保证了杨梅景观树造型在三年时间成型。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杨梅景观树的造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
选择树龄为8~12年、主干地径在120mm以上、树高度和冠幅为3500~4500mm的杨梅树,备用;
B.移栽定植
经步骤A选择的杨梅树去除4/5的树叶,将多余的枝杆进行截剪或缩剪;在春秋两季,随挖随栽,避开午后高温时段;
移栽定植后,浇水、树冠喷水、雨后施肥;
所述截剪或缩剪是使杨梅树干枝高为2800~3200mm、冠幅为2300~2700mm;所述移栽定植是将杨梅树按树间距为5000mm进行移栽定植;
C.造型
移栽定植一年后,设计造型,对杨梅树枝进行疏枝、短截、拉枝、摘心、环割、抹芽的处理;接着对处理后的杨梅树枝按照设计造型进行绑扎、修剪造型;
D.容器化栽培处理
在步骤C造型处理后的次年,对杨梅树进行断根处理,接着将断根处理的杨梅树放入装有栽培基质的自动控根器上,进行容器化栽培处理;
所述基质是由25%松核鳞混合介质、25%泥炭、50%水稻土组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杨梅景观树的造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
选择树龄为10年、主干地径在150mm以上、树高度和冠幅为4000mm的杨梅树,备用;
B,移栽定植
经步骤A选择的杨梅树去除4/5的树叶,将多余的枝杆进行截剪或缩剪;在春秋两季,随挖随栽,避开午后高温时段;
移栽定植后,浇水、树冠喷水、雨后施肥;
所述截剪或缩剪是使杨梅树干枝高为3000mm、冠幅为2500mm;所述移栽定植是将杨梅树按树间距为5000mm进行移栽定植;
C,造型
移栽定植一年后,设计造型,对杨梅树枝进行疏枝、短截、拉枝、摘心、环割、抹芽的处理;接着对处理后的杨梅树枝按照设计造型进行绑扎、修剪造型;
D,容器化栽培处理
在步骤C造型处理后的次年,对杨梅树进行断根处理,接着将断根处理的杨梅树放入装有栽培基质的自动控根器上,进行容器化栽培处理;
所述基质是由25%松核鳞混合介质、25%泥炭、50%水稻土组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午后高温时段为12:00~14: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所述疏枝是将徒长枝从树梢基部整枝减除;所述短截是将树梢减去20~30mm;所述拉枝是用铁丝将树枝进行拉伸;所述摘心是对树梢未形成木质化的顶端部分进行摘除;所述环割是将树枝中间部位用刀片做环状切割,深达木质部,以便切断韧皮部的疏导管;所述抹芽是将杨梅树二级枝杆的新芽摘除;所述绑扎是用棕绳对树枝顶端的新枝均匀的聚拢;所述修剪造型是对走向不符合造型的新枝进行修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所述断根处理是杨梅树根部包含土壤挖起,以使土球直径是树地径的7~9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所述断根处理是杨梅树根部包含土壤挖起,以使土球直径是树地径的8倍。
下面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苗夫现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苗夫现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5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