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乌头的解毒炮制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74529.9 申请日: 2014-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4491035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发明(设计)人: 李芸;苗小楼;刘峰林;吴平安;李越峰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中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714 分类号: A61K36/714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代理人: 张英荷
地址: 730000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乌头 解毒 炮制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炮制领域,具体涉及高乌头的解毒炮制工艺。

背景技术

高乌头系毛莨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的根,又名麻布七、口袋七、辫子七、蓑衣七,是甘肃、四川、陕西太白地区、湖北神农架地区及云南、贵州等地珍稀名贵的“七药”之一,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劳伤、骨伤、风湿疼痛、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杀虫等治疗效果好。但高乌头的生品毒性较大,多部医药著作均记载“高乌头,辛、苦、温,有毒”,如现收载于《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由于高乌头“辛热有大毒”,不能作为临床调配使用,仅用作提取高乌甲素的原料,而大量的其它生物碱活性成分未充分利用,浪费了有限的药用资源。因此,加强高乌头的解毒炮制研究,使其在降低毒性的同时,保存高乌头的药效,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的镇痛中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开发应用前景。

高乌头虽与乌头同科同属,都含有二萜类生物碱,其结构母核与乌头碱一致,但8和14位取代基不同,因此其毒性成分不同于乌头,基本不含极毒的双酯型生物碱。高乌甲素(也叫刺乌头碱,拉帕乌头碱,Lappaconitine)是高乌头中主要的C18-双去甲二萜类生物碱,为高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因此,高乌头的炮制解毒实际上是降低高乌头中高乌甲素的含量以降低其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高乌头毒性较大,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高乌头的解毒炮制工艺,以降低高乌头的毒性,并保存药效,保证临床应用安全。

由于不少中药其毒性成分与活性成分是一致的,就决定了减毒的复杂性,有可能在减毒的过程中,降低药物的疗效。因此在选取炮制方法和权衡炮制程度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它的临床应用,确保该药材能够在保留其医疗优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有效地炮制。高乌头中的总生物碱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高乌甲素既是镇痛抗炎的药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故应该选择总生物碱量“高”,而高乌甲素量“适中”的参数为其最佳炮制工艺。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高乌头解毒炮制的工艺,是将高乌头药材净选、软化,切碎段,阴干,得生品饮片;再用甘草汁拌匀(甘草汁的质量为生品饮片质量的5%~25%),于115~127℃、0.105~0.15MPa下蒸3~5h;取出,干燥,即得。

为了减少总生物碱的损失,但润法损失最少,故选择润法作为最佳软化方法。具体软化工艺:将高乌头药材用“抢水”法洗净后,置适宜容器盛装,以湿物遮盖,或继续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并经常翻动,使药材外部的水分缓缓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以“药透水尽”为准,最后达到内外湿度一直, 利于切制。

上述辅料甘草汁的制备工艺:将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及根净选、浸润、切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30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得黄棕色液体;每100kg甘草,制甘草汁300~600kg。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条件: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5mol/L NaH2PO4溶液(45:5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2nm;柱温为30℃。):经本发明工艺炮制的高乌头, 总生物碱的含量为4.98%~7.75%,高乌甲素的含量为1.17%~1.48%。相对于高乌头药材,总生物碱的含量增加了130.65%~ 141.75%,高乌甲素的含量降低了46.62~55.56 %,高乌头总生物碱的大幅增加,保持其药效的同时,使高乌头药材中高乌甲素的含量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从而可大大降低其毒性,真正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保证了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高乌头的解毒炮制工艺和解读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甘草汁的制备:将豆科植物甘草的的根茎及根净选、浸润、切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30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得黄棕色液体;每100kg甘草,制甘草汁300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学院;,未经甘肃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4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