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3223.1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权超;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宜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蛹 聚糖 复合 止血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颗粒领域,尤其是一种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止血纤维是一种医用纤维材料,由于纤维材料表面积比一般医用薄膜、海绵等的表面积大得多,可以扩大其与出血创面血液的接触面积,使血小板比较容易粘附或吸附在纤维表面上,因而有利于出血创面血液的凝固,达到迅速止血目的。据检索,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止血材料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而国外进口的高效止血材料因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在日常止血中的大范围应用。现有的止血纤维多以明胶为主要成分制造,工艺方法也各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现实应用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促伤口愈合性能、抑菌性能较好的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⑴将蚕蛹壳聚糖粉末放入2%的冰醋酸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质量分数为1.0%~2.5%的蚕蛹壳聚糖溶液,再在恒温60℃下将质量分数为3.0%的明胶混入其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⑵冷却至室温后,依次滴加质量分数为0.005%~0.020%的戊二醛溶液、质量分数为0.1%~0.4%的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0.05%~0.2%的甘油,搅拌混合均匀;
⑶将上述配制好的共混溶液用磁力搅拌器在室温下进行30min的搅拌发泡,然后倒入铺有聚乙烯膜的培养皿中,在预冻温度为期-40℃的超低温冰箱中进行1h预冻,最后放入冷冻真空干燥机中干燥30h,即制得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
而且,所述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用紫外灯照射灭菌20min后,以聚乙烯袋封装常温下保存。
而且,将蚕蛹壳聚糖粉末的制备方法为:蚕蛹壳依次经过脱无机盐、碱脱蛋白、水洗干燥、脱色干燥、甲壳素、脱乙酞、水洗过滤及干燥,得到壳聚糖,经粉碎后即得成品。
而且,所述脱无机盐采用3%的HCl,浸泡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18h。
而且,所述碱脱蛋白时,采用5%的NaOH溶液浸洗脱去蛋白质,浸洗温度为85℃,浸洗时间为4h。
而且,所述脱色干燥时,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H2O2溶液,pH=11、处理温度为80℃,理时间为2h,浴比为1:40。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止血纤维素纤维原料蝉蛹壳聚糖来源广泛
中国是蚕业大国,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养蚕获得的蚕茧大多数只是为了缫制生丝,而缫丝的副产物之一蚕蛹却被当作废料丢弃据报道,通常1.5万吨蚕茧可以生产1千吨生丝,而每生产1千吨生丝即可得到约1千吨的干蚕蛹,我国缫丝产业每年的主要副产物蚕蛹可达530,00。吨之多,由此可见,蚕蛹的产量相当可观。
虽然目前广泛应用的甲壳素及壳聚糖大多数是从虾壳蟹壳中提取的,但蚕蛹中富含蛹油和蛋白质,而蛹渣则是蚕蛹经过提取蛹油和蛋白质之后的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甲壳素,且由于蚕蛹中的灰分含量较少,所以是提取甲壳素,进而制备壳聚糖的良好原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壳聚糖在蚕蛹中的含量高达33.7-44.2%,是相当可观的。
开发和利用蚕蛹资源,既可以变废为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可以缓解自然资源的缺乏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蚕蛹有着非常可观的利用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等成分,再加上富含大量甲壳素和壳聚糖,使得这种“废物”在食品、医药,以及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说是一种极为丰富且宝贵的自然资源。
2.本发明中止血纤维素纤维原料蝉蛹壳聚糖的制备工艺成熟
从蚕蛹中提取甲壳素进而制备纯度较高的壳聚糖,通过控制反应时间能够得到不同脱乙酞度的蚕蛹壳聚糖,最高脱乙酞度可达到93.13%,适合作为医药级产品原料。将从蚕蛹中提取出的壳聚糖粉末,与明胶共混溶解并添加适当助剂后,通过冷冻真空干燥法能制备蚕蛹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制备出的样品呈海绵状,表面及内部孔隙丰富、分布均匀,且具有一定弹性材料触感。
3.本发明的止血纤维素凝血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宜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宜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肠内营养液滴注辅助装置
- 下一篇:新型负离子发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