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3214.2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大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P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骨神经痛 中医 治疗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葛根15-20克,鸡血藤25-30克,丹参20-25克,黄芪20-25克,赤芍10-15克,红花5-10克,当归10-15克,川芎5-10克,桑寄生25-30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葛根20克,鸡血藤30克,丹参20克,黄芪2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桑寄生3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葛根: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要应用于:表症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红花:性温,味辛。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葛根15克,鸡血藤25克,丹参20克,黄芪20克,赤芍10克,红花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桑寄生25克。
实施例2、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葛根17克,鸡血藤27克,丹参23克,黄芪23克,赤芍13克,红花7克,当归13克,川芎7克,桑寄生28克。
实施例3、一种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新方法:葛根20克,鸡血藤30克,丹参25克,黄芪25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桑寄生3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大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蓝大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消肿止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