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点位置可调细粒子激光雷达系统及自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3030.6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张天舒;范广强;赵雪松;董云生;刘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贾玉忠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点 位置 可调 细粒 激光雷达 系统 标定 方法 | ||
1.一种焦点位置可调细粒子激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成像CCD,控制计算机,扩束镜(8),第一直角反射棱镜(9),角反射器(10),平面反射镜(11),准直镜(12)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13);其中接收光学系统包括接收系统次镜(1)、接收系统主体(2)、主镜(3)、调节顶丝(4)、可调小孔光阑(5)、拉紧拉簧(6)和主镜固定座(7);主镜(3)固定在主镜固定座(7)上,主镜(3)的调节靠调节顶丝(4)的前后旋进旋出来调节主镜(3)的前后位置及一定角度的调节,实现焦平面位置和焦点位置同时可调;6处的拉紧拉簧(6)固定在接收系统主体(2)及主镜固定座(7)上面,保证调节顶丝(4)能够正常的调节状态;可调小孔光阑(5)与接收系统主体(2)采用细牙螺纹进行连接,按照接收光学系统要求通过前后旋转可调小孔光阑(5)螺母来寻找焦平面的位置,从而匹配到合适的细粒子激光雷达视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依次经过扩束镜(8)、第一直角反射棱镜(9)、平面反射镜(11)、角反射器(10)、接收光学系统、准直镜(12)、第二直角反射棱镜(13)后到达成像CCD,成像CCD连接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激光器。
2.一种焦点位置可调细粒子激光雷达系统的自标定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点位置可调细粒子激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打开激光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扩束镜(8)扩束后再经第一直角反射棱镜(9)反射到接收光学系统的上方,并在接收光学系统的上方放置平面反射镜(11),平面反射镜(11)反射后再经过45°角反射器(10)反射,调节角反射器(10)下方的二维转台,使反射的光斑能够进入接收光学系统中,接收光学系统出射光经过准直镜(12)后经第二直角反射棱镜(13)反射到成像CCD中,成像CCD和主控计算机连接,主控计算机能够控制激光器;具体的,成像CCD前方安装可调二维精密转台的第二直角反射棱镜(13),此时调节第二直角反射棱镜(13)下方的调解旋钮,使接收的成像CCD中能够找到完成的靶标图像;记下标定尺寸的靶标刻度值a,此刻在成像CCD中所成的像应该是模糊的,这时就需要前后调整标定的靶标位置,同时观察CCD中靶标图像的清晰度,找到最清楚的成像点并记下此时的标定尺寸的靶标刻度值b,则前后的差值就是小孔光阑焦平面前后偏移的数值;
调节第二直角反射棱镜(13)使靶标在CCD的成像图像中心与CCD本身的十分中心重合,读取二维转台的X轴和Y轴方向的数值,此时记下的两个数值即为焦点位置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0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