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弹性绸的降落伞伞衣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72857.5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奇龙;陈再榕;陆益超;吕忠;蒋远军;曹文斌;邵朝俊;史迎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02 | 分类号: | B64D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弹性 降落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员空降使用的降落伞,尤其是适用于大速度下立即开伞的降落伞。
背景技术
弹性绸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新型纺织材料,其特点是随着弹性绸两面压差的增大,其织物透气量也随之增大。用弹性绸材料缝制的伞衣,在开伞过程中受到高载荷冲击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织物透气量,从而提高伞衣的透气量,达到减小开伞动载的目的。而在正常稳降阶段,织物回缩至正常状态,透气量减小,从而保证了稳定的下降速度。因此,采用弹性绸技术既可在开伞过程中有效降低开伞动载,又可在不增加伞衣面积的情况下保证伞系统满足稳降速度要求,是有效可靠的技术手段。
国内弹性绸面积占伞衣面积的16%左右。在弹性绸附近使用开缝和网纱加大结构透气量的措施,想要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进一步减小开伞动载,但弹性绸的使用效率与压差密切相关,其附近过多的结构透气量影响了弹性绸的使用效率,存在弹性绸的使用比例偏小、伞衣结构未能充分发挥弹性绸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大机速开伞条件下,减载程度不足,开伞动载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出现伞衣冲破或伞绳冲断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弹性绸的降落伞伞衣,通过将变透气量单向弹性织物应用在人用降落伞产品中,为解决开伞动载偏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采用弹性绸的降落伞伞衣,降落伞伞衣顶部采用单向弹性绸,伞衣其他部分采用锦丝绸,单向弹性绸面积占伞衣面积的20%~30%,操纵门采用四门对称方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伞衣顶部采用单向弹性绸,其它部分采用锦丝绸,较现有技术增加了单向弹性绸面积,既可在开伞过程中增加织物透气量以有效降低开伞动载,又可在稳降过程中维持不变形状态下的透气量而不必增加伞衣面积。(2)由于开伞载荷主要作用在伞衣顶部,弹性绸设置在伞衣顶部位置,能够充分发挥弹性绸变透气量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3)操纵门采用四门对称方式,可保证跳伞员灵活的前后操纵和左右转向。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采用弹性绸的降落伞伞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采用弹性绸的降落伞伞衣的方案中,弹性绸应用比例是关键。比例太小,开伞动载不能有效减小到可接受程度;比例太大,会因为其重量较重导致全系统重量增加,且会导致包装体积增大而影响到主备一体的布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中阴影部分为单向弹性绸,其他部分为锦丝绸,显示了一种采用弹性绸的降落伞伞衣的具体结构。该降落伞伞衣为圆形,以伞衣顶部顶点为圆心的圆形部分采用单向弹性绸,单向弹性绸面积约占伞衣总面积的25%,伞衣的操纵门采用四门对称方式。
采用20%-30%的弹性绸比例制作的降落伞伞衣,经试验验证有良好的减载效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产品完成了地面试验及58具(人)次空中试验。其中运-5飞机8具次假人空投试验、16人次真人绳拉试跳、5人次真人延时手拉试跳,安-26飞机8人次真人试跳,运-8C飞机8具次假人空投试验、8人次真人1000米试跳、5人次真人4500米试跳。各项试验均达到了降低开伞动载的设计预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2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毯全自动卷包装置
- 下一篇:船舶四机双桨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能量优化与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