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72147.2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越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02;E21F5/16;E21F5/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煤尘 高效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浮煤尘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内处于悬浮状态的煤尘为悬浮煤尘(简称浮煤),实际进行煤层开采过程中,需对采煤工作面处的悬浮煤尘进行及时、有效清理,尤其是当采煤工作面的产煤量较大,且所采用采煤机的采高较大时,悬浮煤尘清理工作量非常大。现如今,没有一种有效的悬浮煤尘清理方式,实际施工时,主要通过人工对悬浮煤尘进行清理,不仅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危险系数较高等问题,尤其是在采煤机仰采过程中人工清理悬浮煤尘非常危险,同时不能对悬浮煤尘进行及时、有效清理。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悬浮煤尘高效处理车,能简便、快速对悬浮煤尘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对悬浮煤尘进行清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头、安装在前车头后侧且前车头带动进行前后移动的后车架、安装在后车架上的立方体车厢、水平布设在立方体车厢内部底部且对悬浮煤尘进行吸附的吸附水槽、位于立方体车厢内侧后部且横截面为L形的玻璃板、由上至下往玻璃板上注水并在玻璃板上形成一层用于吸附悬浮煤尘的水膜的注水枪和多个安装在立方体车厢顶部且对悬浮在立方体车厢上部的悬浮煤尘进行清除的电动水喷头,所述注水枪位于玻璃板上方;所述立方体车厢前部开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上装有将悬浮煤尘吸入立方体车厢内的高压离心风机;所述立方体车厢的前侧内侧装有呈水平布设的导风管,所述后车架的前侧上部装有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上部装有供水箱,所述注水枪、多个所述电动水喷头和吸附水槽均通过供水管与供水箱的出水口相接;所述吸附水槽位于浮煤收集槽的内侧中部,所述浮煤收集槽位于立方体车厢内,所述立方体车厢内装有将吸附水槽上部漂浮的内含浮煤的悬浮液刮至浮煤收集槽内的水平刮板和带动水平刮板前后移动的水平移动架,所述水平刮板位于吸附水槽的正上方;所述吸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连接管与污水收集箱的进水口相接。
上述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特征是:所述导风管为口径由先至后逐渐增大的锥形风管。
上述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特征是:所述注水枪安装在立方体车厢的前侧内壁上。
上述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特征是:所述立方体车厢内装有供水平移动架前后移动的移动轨道,所述水平移动架上部装有沿移动轨道前后滑移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安装在移动轨道上。
上述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电动水喷头由前至后进行安装且其均安装在立方体车厢的纵向中心线上。
上述一种悬浮煤尘高效清理车,其特征是:所述吸附水槽为长方体槽体且其位于立方体车厢的底板中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对悬浮煤尘进行清理。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车头;2—后车架;3—立方体车厢;
4—吸附水槽;5—玻璃板;6—注水枪;
7—高压离心风机;8—导风管;9—电动水喷头;
10—供水箱;11—污水收集箱;12—浮煤收集槽;
14—水平刮板;15—水平移动架;16—移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越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越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2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环境监测器
- 下一篇: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留矿堆浸嗣后充填采矿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