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空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0690.9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良;田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1/38 | 分类号: | B63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空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空化器,其应用于超空化航行体水动力布局设计。
背景技术
超空泡减阻是目前实现水下超高速运动的新原理和新途径,为了实现超空泡的减阻和确保水动力特性的稳定性,不但要求生成超空泡,而且要求生成的超空泡应具有特定的形态,并且在水下航行体运动过程中保持超空泡形态的稳定性。
空化器是水下高速运动时产生并维持超空泡的重要器件,是超空泡航行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空化器的基本作用是通过脱体绕流来诱导降压,创造空化条件,以及调整超空泡的形态。目前空化器的外型主要是圆盘型与圆锥型两类,这两类空化器构型简单,但是超空泡临界空化数较小以及超空泡形态稳定差。
本发明采用组合式空化器,前段为圆锥外型,后段为圆台外型,有效解决超空泡形态稳定性差及超空泡临界空化数较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空化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较大临界空化数形成超空泡的空化器,同时超空泡形态较稳定。
本发明的组合式空化器包括圆锥体部分和圆锥台部分,前段为圆锥体部分,后段为圆锥台部分,所述圆锥台部分的直径较小的上底面与所述圆锥体部分的底面相接,并且所述圆锥台部分的上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圆锥体部分 的底面的直径,所述圆锥台部分后端设置有销孔,用于将所述组合空化器安装在航行体头部。
优选其总长度为航行体直径的0.5~0.9倍,所述圆锥体部分的圆锥顶角为60°~120°,圆锥高度为0.2~0.4倍所述航行体直径。所述圆锥台部分的高度为0.3~0.5倍所述航行体直径,其上底面直径为0.05~0.1倍所述航行体直径,下底面直径0.1~0.3倍所述航行体直径。
优选安装在航行体头部中心位置,并采用专用小销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利用组合式空化器更加容易实现航行体超空泡航行,超空泡形态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安装组合式空化器的航行体。
图3为安装组合式空化器航行体超空泡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组合式空化器由圆锥体与圆锥台组成,前段为圆锥体部分,后段为圆锥台部分,圆锥台部分的直径较小的上底面与圆锥体部分的底面相接,并且圆锥台部分前端上底面的直径小于圆锥体部分的底面的直径,圆锥台部分后端设置有销孔,用于将组合空化器安装在航行体头部。
组合式空化器总长度为航行体直径的0.5~0.9倍,圆锥顶角为60°~120°,圆锥高度为0.2~0.4倍航行体直径。圆台高度为0.3~0.5倍航行体直径,上底面直径为0.05~0.1倍航行体直径,下底面直径0.1~0.3倍航行体直径。
如图2所示,水下航行体为轴对称外型,后身为圆柱体,空化器总长度为航行体直径的0.7倍,圆锥顶角为90°,圆锥高度为0.2倍航行体直径。圆台高度为0.5倍航行体直径,上底面直径为0.1倍航行体直径,下底面直径0.25倍航行体直径。组合式空化器安装在航行体头部中心位置,采用专用小销连接。
为验证组合式空化器的空化性能,对安装组合式空化器的航行体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在较大空化数0.4条件下,航行体周围形成了稳定发展的超空泡,充分证明了本发明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畴内,显而易见地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0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船导缆轮水上安装方法
- 下一篇:齿轮传动和变速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