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钢的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8627.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迪;刘志璞;刘宏亮;张城铭;姜文超;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9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170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钢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生产的厚规格高强钢产品频繁出现冲击功不合的问题,技术条件中要求-20℃冲击功大于47J,实际检验中经常出现不合标准的情况,钢的脆性转变温度高是造成-20℃低温冲击不合的主要原因,一是钢板厚度较厚,精轧变形量小控轧难,晶粒细化和均匀性差;二是此钢种采用的主要强化机制是TiC的析出强化,析出强化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韧脆转变温度。同时从组织上看,晶粒不均的现象比较明显,主要是提高淬透性元素含量较低,造成表面和心部冷却不均。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发现,冲击功不合的厚规格高强钢产品的晶粒不均的现象非常明显,尤其是表面及心部组织差异较大,表面组织细小,心部组织较为粗大,这种组织结构对冲击性能极为不利。
如果通过添加提高淬透性的元素如Mo、Cr等合金元素,可以部分解决此问题的发生,但Mo和Cr这两种合金元素价格昂贵,鉴于当前钢材市场形势较差,添加此两种元素会带来成本大幅度的提高,不利于企业高强钢产品占领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钢的轧制方法,对粗轧机的道次压下量进行合理分配,控制中间坯厚度,同时对进精轧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高强钢产品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钢的轧制方法,轧制过程包括粗轧工艺和精轧工艺,包括1)粗轧两道次压下量满足:35mm~40mm,粗轧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28%,
2)粗轧与精轧之间的中间坯厚度调整为54~57mm;
3)精轧工艺中,控制进精轧温度960~1050℃,使精轧区域更多的变形发生在Tnr温度以下,得到理想的F+B组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粗轧两道次压下量满足35mm,粗轧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
2)粗轧与精轧之间的中间坯厚度调整为55mm;
3)精轧工艺中,控制进精轧温度10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产品晶粒尺寸与相变前过冷奥氏体晶粒尺寸密切相关,由钢铁材料的组织遗传性可知,细化过冷奥氏体晶粒尺寸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细化相变前晶粒尺寸,首先充分发挥奥氏体再结晶的细化晶粒作用,在高温区增加道次应变,通过充分有效的再结晶过程,细化奥氏体组织;另一方面,需要调整精轧应变,降低精轧温度确保不发生再结晶,同时,增加过冷奥氏体应变累计,提供更充分的畸变能,以及更多的形核界面,进而细化相变组织。该方法对粗轧机的道次压下量进行合理分配,控制中间坯厚度,同时对进精轧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高强钢产品的力学性能。该方法的使用,实现了高强钢产品的冲击韧性的极大提高,解决了钢高强钢产品的性能方面的重大难题,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通过本发明方法,使组织细小均匀,较大幅度的提高冲击韧性,高强钢产品的冲击功均值由原来的64J提高到目前的186J,均值提高122J,解决了冲击不合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高强钢的轧制方法,轧制过程包括粗轧工艺和精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粗轧两道次压下量满足:35mm~40mm,粗轧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28%,保证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充分细化。
2)粗轧与精轧之间的中间坯厚度调整为54~57mm;保证精轧区域变形量增加,保证成品晶粒的细化;
3)精轧工艺中,控制进精轧温度960~1050℃,使精轧区域更多的变形发生在Tnr温度以下,得到理想的F+B组织,降低韧脆转变温度的同时提高冲击性能。
实施例2
一种高强钢的轧制方法,轧制过程包括粗轧工艺和精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粗轧两道次压下量满足:35mmmm,粗轧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保证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充分细化。
2)粗轧与精轧之间的中间坯厚度调整为54mm;保证精轧区域变形量增加,保证成品晶粒的细化;
3)精轧工艺中,控制进精轧温度960℃,使精轧区域更多的变形发生在Tnr温度以下,得到理想的F+B组织,降低韧脆转变温度的同时提高冲击性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8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辊分段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