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8216.2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4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G1/46 | 分类号: | F41G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雷达 攻击性 激光器 共用 谐振器 瞄准 系统 | ||
1.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包括一攻击性激光器系统、一雷达系统,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系统包括攻击性激光器、火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系统包括一激光雷达系统,所述激光雷达系统包括一辐射源激光器、一激光雷达接收系统;
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发射方向与所述辐射源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方向一致;
所述激光雷达接收系统连接所述火控系统,为所述火控系统提供进行攻击型激光束发射的参考信号;
所述攻击性激光器与所述辐射源激光器共用一谐振腔;在共用一谐振腔的情况下,便于保证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发射方向与所述辐射源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方向精确一致,进而保证射击的精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和所述辐射源激光器共用激光工作介质和激励源,所述激励源连接一功率控制系统,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具有小功率工作状态和大功率工作状态;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处于小功率工作状态时,产生所述辐射源激光器的激光信号;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处于大功率工作状态时,产生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的攻击性激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系统还包括一电磁波雷达系统,首先用电磁波雷达系统,测定目标物的大体位置;然后用激光雷达系统在电磁波雷达系统所测定目标物的大体位置的基础上,精确测定目标物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系统设有一目标物扫瞄系统,所述目标物扫瞄系统包括一动作执行系统,所述动作执行系统的动作机构连接所述辐射源激光器和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并驱动所述辐射源激光器和所述攻击性激光器移动;所述激光雷达接收系统还包括一天线,所述天线链接一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连接火控系统,通过火控系统控制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发射激光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分析出激光雷达系统接收到来自目标物反射回的激光信号后,向火控系统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攻击性激光器发射出攻击性激光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雷达系统所获得的数据,预测目标物将要经过的位置,然后使辐射源激光器朝向该位置,并静止;同时根据所述雷达系统所获得的数据为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发射方向引入一修正值;在目标物经过所预测位置时,信息被所述激光雷达系统捕获,然后通过火控系统控制所述攻击性激光器发射激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电磁波雷达系统或望远镜系统获得目标物的运动轨迹,并对目标物今后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激光雷达系统沿着与所述目标物运动方向进行逐行扫瞄;逐行扫描次序为,自一侧向另一侧逐行扫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与攻击性激光器共用谐振器的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电磁波雷达系统或望远镜系统获得目标物的运动轨迹,并对目标物今后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激光雷达系统沿着与所述目标物运动方向进行逐行扫瞄;逐行扫描次序为,自一侧向另一侧逐行扫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82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药弹丸冲击剪切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油水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