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68184.6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邓朗妮;赵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板张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性能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大量亟需加固的建筑物。很多因素导致建筑物的老龄化加速,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适用性。对于钢结构而言,腐蚀、缺乏有效的维护及局部的疲劳敏感是影响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环境恶化、结构构件老龄化、设计或者施工时缺乏足够的细节设计、使用不合格的材料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适用性。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亟需寻求一种合理并且有效的措施对这些已修建完成但仍需继续承受更大的荷载或者根据新的规范规程需要加固的建筑物进行健康监测,在构件发生破坏前知道其结构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程度,评定结构目前的安全状态,以便可以更好地控制损伤的发展并修复。
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结构,碳纤维板往往成为被加固结构的“生命线”,对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钢结构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需要针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钢结构的实际受力特点,全面建立起相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目前,碳纤维板预应力施加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及维修,同时对碳纤维板有一定得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该张拉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及维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主要包括固定端支架、张拉端支架,所述固定端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夹住碳纤维板一端的第一锚具及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在固定端支架上,限位块上设置有穿孔,第一锚具的一端抵靠在限位块上,所述张拉端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夹住碳纤维板另一端的第二锚具及移动块,在张拉端支架的的尾侧设置有顶推横梁,第二锚具位于移动块与顶推横梁之间且抵靠在移动块的侧面,所述移动块通过螺杆与顶推横梁连接,在第二锚具与顶推横梁之间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固定在张拉端支架上且顶出端抵压在顶推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锚具及第二锚具均包括上夹片及下夹片,所述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通过螺栓紧压。
本发明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该张拉装置包括固定端支架、张拉端支架,并在支架上分别设置了第一锚具、限位块、第二锚具、移动块、顶推横梁及千斤顶,第一锚具及限位块用于固定碳纤维块的一端,第二锚具、移动块、顶推横梁及千斤顶用于对碳纤维板的另一端装夹并拉伸,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及维修且不会损伤碳纤维板。
附图内容
图1是本发明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端支架;2-张拉端支架;3-第一锚具;4-限位块;5-第二锚具;6-移动块;7-顶推横梁;8-螺杆;9-千斤顶;10-碳纤维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主要包括固定端支架1、张拉端支架2,固定端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夹住碳纤维板1一端的第一锚具3及限位块4,限位块4固定在固定端支架2上,限位块4上设置有穿孔,第一锚具3的一端抵靠在限位块4上,张拉端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夹住碳纤维板10另一端的第二锚具5及移动块6,在张拉端支架2的的尾侧设置有顶推横梁7,第二锚具5位于移动块6与顶推横梁7之间且抵靠在移动块6的侧面,移动块6通过螺杆8与顶推横梁7连接,在第二锚具5与顶推横梁7之间设置有千斤顶9,千斤顶9固定在张拉端支架2上且顶出端抵压在顶推横梁7上。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锚具3及第二锚具4均包括上夹片及下夹片,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通过螺栓紧压。
本发明一种碳纤维板张拉装置,该张拉装置包括固定端支架、张拉端支架,并在支架上分别设置了第一锚具、限位块、第二锚具、移动块、顶推横梁及千斤顶,第一锚具及限位块用于固定碳纤维块的一端,第二锚具、移动块、顶推横梁及千斤顶用于对碳纤维板的另一端装夹并通过千斤顶顶出拉伸,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及维修且不会损伤碳纤维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调节,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8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和易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击旋转钻井实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