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提示装置及移动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66128.9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9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柏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提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看书、视频、聊天等这些行为,让我们的眼睛都会与手机屏幕间接接触很长的时间,导致眼睛疲劳、干涩、酸痛、近视等情况发生;甚至经常夜间看手机的人们会患上眼病。另外,人们对于手机依赖越来越严重,眼睛平均每天大概需要8个小时来直视办公自动化机器的屏幕,这样对于眼睛来说承受力是很大且有限的;身体的健康也是现在人类最为注重的事情,眼睛更是人们身体中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可见,对于眼睛的保护是何等的重要。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眼睛主要来源于人们食养、按摩等方法来保护,可是对于现在电子产品支持生活的社会来讲,仅仅这些方法是不够的。因此,如何利用手机来进行自动提示是极其重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提示装置及移动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无法及时的进行提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判断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当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始计时;
当计时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进行提醒。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还包括:当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黑屏状态。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夜间模式,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当前使用时段为夜间时,启动所述夜间模式以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睡眠模式,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当前使用时段为预设时间段时,启动所述睡眠模式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计时单元,用于当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始计时;
提醒单元,用于当计时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进行提醒。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还包括:切换单元,用于当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黑屏状态。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还包括:时间检测单元和屏幕调节单元;
所述时间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当前使用时段是否为夜间;
夜间模式启动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当前使用时段为夜间时,启动夜间模式以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还包括:睡眠模式启动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当前使用时段为预设时间段时,启动睡眠模式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提示装置及移动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中,通过检测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值超出预设时间阈值时,进行提醒。这样,当用户在正常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提醒,从而避免用户用眼过度,造成疲劳。
进一步地,当用户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黑屏状态,从而提醒用户正确使用手机,避免由于过于靠近显示屏对眼睛造成损害。
此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还可以根据用户当前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将移动终端切换为相应的模式时,从而进一步避免不恰当使用手机造成的损害,对用户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检测单元
20 距离判断单元
30 计时单元
40 提醒单元
S1~S5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6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容量镍氢二次电池的负极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多节段搭接接线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