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再生塑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765555.5 | 申请日: | 2014-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翁宇飞;李力南;李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23/08;C08L67/00;C08L77/00;C08L33/04;C08L71/00;C08L69/00;C08L21/00;C08L101/02;C08L1/08;C08L67/04;C08K5/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再生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再生塑料。
背景技术
杀灭微生物,例如细菌、霉菌、藻类、真菌或病毒的任何物质。抑生物剂是抑制这些有机物生长的任何物质。杀生物剂和抑生物剂的集合群组称为抗微生物剂。
已知合成聚合物与树脂,其中包括制造纺织品纱线所使用的那些,容易受到微生物进攻。除了物理劣化聚合物与树脂以外,在这些材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可引起其变色和/或着色,从而至少对于美学目的来说,导致上述材料的有效寿命缩短。
硅烷醇季铵化合物及其盐,通过它们的抑制细菌与真菌生长的方法,可以作为抗微生物剂,分散或溶解在塑料内,和聚合物形成抗微生物塑料。
对于在塑料内的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合适性能来说,要求许多性能:1)抗微生物的效力;2)均匀分布;3)化学稳定性,耐久性;4)对物料的物理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及5)低的人类和环境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抗菌再生塑料,具有长久抗菌,降解再生的双重性能。
此种抗菌再生塑料,以合成的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物/或树脂,或其合成/天然复合材料为基础塑料,添加入抗微生物化合物,及用于降解再生的聚乳酸。
具体地,所述抗微生物化合物为具有羟基或可水解硅烷基团的硅
烷醇季铵化合物及其盐,它能进行缩聚反应,形成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与塑料和/或塑料树脂内的其他组分形成共价键。抗微生物化合物优选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N-十八烷基-N,N-二甲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十四烷基-N,N-二甲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十二烷基-N-甲基氯化铵,或3-(三羟基甲硅烷基)丙基-N-辛基癸基-N,N-二甲基氯化铵。
所述塑料包括聚烯烃,聚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酯,聚酰胺,
聚丙烯酸酯均聚物和共聚物,聚醚,聚碳酸酯,合成橡胶,乙烯基聚合物,纤维素衍生物,人造丝及其结合物。
最佳配比如下:以重量百分比计,基础塑料:抗微生物化合物:聚乳酸=85:8:7。
有益效果:本发明抗菌再生塑料,具有表面可更新、耐久的抗微生物性能,及具有改进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且具有降解再生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抗菌再生塑料,以合成的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物/或树脂,或其合成/天然复合材料为基础塑料,添加入抗微生物化合物,及用于降解再生的聚乳酸。
具体地,所述抗微生物化合物为具有羟基或可水解硅烷基团的硅
烷醇季铵化合物及其盐,它能进行缩聚反应,形成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与塑料和/或塑料树脂内的其他组分形成共价键。抗微生物化合物优选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N-十八烷基-N,N-二甲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十四烷基-N,N-二甲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十二烷基-N-甲基氯化铵,或3-(三羟基甲硅烷基)丙基-N-辛基癸基-N,N-二甲基氯化铵。
所述塑料包括聚烯烃,聚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酯,聚酰胺,
聚丙烯酸酯均聚物和共聚物,聚醚,聚碳酸酯,合成橡胶,乙烯基聚合物,纤维素衍生物,人造丝及其结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抗菌再生塑料,以合成的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物/或树脂,或其合成/天然复合材料为基础塑料,添加入抗微生物化合物,及用于降解再生的聚乳酸。
优选的,所有塑料由纤维素衍生物制成,所用的抗微生物化合物是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N-十八烷基-N,N-二甲基氯化铵。
以如下最佳配比进行制备:以重量百分比计,基础塑料:抗微生物化合物:聚乳酸=85:8:7。
需要强调的是,抗微生物化合物在基础塑料中的均匀分散对于有效的抗微生物保护和最终使用的制品的物理性能这两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具体制备时,可以将抗微生物化合物以与惰性粉化添加剂,例如增塑料剂和颜料的预分散的混合物形式分散在塑料内,所述添加剂可用于树脂挤出工艺和最终制品内。该粉化添加剂的平均粒度范围从亚微米到数毫米,取决于应用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以及等效结构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5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