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和缺堤的调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65037.3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国洪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黄河 下游 缺水 调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特别涉及一种南水北调工程。
背景技术:
黄河没有缺堤,最主要原因是缺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不可以补水黄河下游,因为水流经过中游会带来大量泥沙至下游,水量和泥沙增加会出现缺堤,黄河的本质是缺水不缺堤,缺堤不缺水,可见西线调水补水黄河下游是不科学、不可行。黄河下游缺水地区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缺水或者缺堤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完全有必要去解决黄河下游的缺水和缺堤问题。
五千年黄河缺堤一千多次,现在出现了缺水,人们所使用的治理黄河方法都是缓解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五千年以来问题依然存在。本发明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黄河下游缺水和缺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付出巨大地创造性劳动去寻找一种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已有的方法都是缓解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黄河泥沙理论,并根据黄河泥沙理论研究出具体的实施方式。
黄河泥沙理论:1、下游尽量产生流动泥沙,因为下游泥沙流动会降低下游河床;2、晋陕峡谷尽量减少流动泥沙,因为减少流动泥沙能减少泥沙流入下游;3、泥沙流动量与三个因素有关:水流量、水流速、泥沙可冲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泥沙流动量=水流量×水流速×泥沙可冲走量;4、水流量的减少方法是尽量减少上游水流入晋陕峡谷,上游水的减少必须在下游补水;5、水流速的减少方法是晋陕峡谷建坝蓄浑排清;6、泥沙可冲走量的减少方法是中游流域种草种树。
本发明根据黄河泥沙理论第4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黄河上游水尽量在上游用完和水库储存,万家寨水库库水停止流入晋陕峡谷;2、尽量减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根据黄河上游缺水量的多少作为减少西线调水工程量的依据,上游不缺水则中止西线工程,节省6000亿以上工程费用;3、调三峡水库库水至王甫洲水库,替代丹江口水库排放至王甫洲水库的水量,被替代的丹江口水库库水调入黄河下游。
调三峡水库库水至王甫洲水库是指:从香溪河高阳镇修建地下渠至谷城县潭口水库下游,再修建地面渠至王甫洲水库;三峡水库库水经香溪河、地下渠、地面渠自流至王甫洲水库。丹江口水库库水调入黄河下游是指:从丹江口水库至黄河修建地面渠;丹江口水库库水经地面渠自流至黄河。
为了便于以下描述,把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至北京、天津的渠道称为丹京渠;从荆州调水至潜江的渠道称为荆潜渠;从汉江调水至渭河的渠道称为汉渭渠;从香溪河调水至谷城至王甫洲水库的渠道称为香谷渠;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至黄河的渠道称为丹黄渠。
把中线工程和增加中线调水工程称为南水北调大中线工程,简称大中线工程。大中线工程规划表
规划丹江口水库的年入库水量全部由丹京渠和丹黄渠调出,由于丹江口水库年入库水量相差大,所以丹京渠有调水量优先分配权,也就是说,保障丹京渠的调水量之后,剩下的水量全部由丹黄渠调出。丹黄渠的调水量供应渠道东边缺水区50亿立方米和黄河下游缺水区200亿立方米,河南省有丹黄渠调水量优先分配权。香谷渠的规划调水量是根据汉江中下游远期用水量而规划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国洪;,未经彭国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5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