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弃物多元再生利用的系统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3772.0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亚平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东***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弃物 多元 再生 利用 系统 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多元再生利用的系统流程,尤指一种将有机废弃物所含的物质再加工制成高利用价值的甲烷、生质燃料、生质酒精、饲料、有机器具、组合式制品、容器、可分解垃圾袋及可分解提袋的多种制品,制程中都是由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百分之百多元再生,完全利用、制作可分解的制品及再利用的燃料,以降低掩埋、堆肥处理方式产生的二次公害,亦可克服焚化处理成本过高的障碍,充分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最终处理目标及精神。
背景技术
由于民生富裕及社会大众的饮食习惯改变,且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使得有机废弃物逐年增加,其中,有机废弃物泛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残体或是其自然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质,其产出的比例以农业有机物占居第一,其次为事业有机废弃物及民生有机废弃物,而社会大众每日所制造的有机废弃物约为0.5至1公斤,故逐年增加的有机废弃物即易造成掩埋场及焚化厂沉重的负担。
目前全台县市搜购有机废弃物的业者,大多是由相邻县市各自搜购,且由掩埋堆肥、焚化的处理方式,借以降低有机废弃物的总量,其中,处理高污染的有机废弃物,可由掩埋场进行堆肥处理,借以加速有机废弃物发酵时间,进而由土壤及将有机物分解其中;然而由于有机废弃物的体积庞大、松散且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的特性,若是使用掩埋的处理方式,抑或是使用堆肥、翻堆,不仅易于造成环境恶劣、虫鼠为患,且空气中易弥漫恶臭亦有污染地下水的顾虑,使得人心惶惶,此外,由于垃圾掩埋场的土地取得不易,且土地资源有限,故垃圾掩埋场设置地点亦会造成附近居民抗争,再者,若由焚化厂将有机废弃物进行焚烧,可降低有机废弃物的总量;然而,焚化厂须投诸过高的营建及维护成本,而在进行焚化时,需由额外的燃料进行发动,进而令焚化的成本提高,此外,堆肥制成品是无法百分之百完全运用的肥料,故最终仅能以屯积、丢弃或焚化方式处理,无法回收再利用,有违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原则与精神,再者,有机废弃物具有丰富的有机质,若未善加回收再利用,直接以焚化方式处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近年环保意识逐渐受到重视,故处理有机废弃物亦不得松懈。
综上所述,申请人经过潜心研究有机废弃物再利用的流程,并着手进行研发及改良,期以一较佳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且在经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后而有本发明的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传统处理有机废弃物时,多是利用堆肥、翻堆,抑或给予养猪场、掩埋场或焚化厂处理,易令环境脏乱不堪,污染外流、滋长虫鼠且空气易弥漫恶臭及传统处理有机废弃物时,无法将有机废弃物整合性处理,制成具环保可分解的相关制品的问题。
为达致以上目的,申请人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多元再生利用的系统流程,其步骤包含:(1.)由卸料区将有机废弃物分类为厨余、植物类废弃物、蔬果废弃物;(2.)由破碎设备将厨余、植物类废弃物、蔬果废弃物分别进行破碎或粉碎或绞碎,以形成利于脱水、干燥、磨粉的颗粒;(3.)将厨余、植物类废弃物分别进行均质混合,且由温度控管借以杀除虫卵或霉菌,并且将厨余存有的油脂释出;(4.)将经均质混合及温度控管的厨余进行厌气发酵,由厌气发酵法产生的沼气,并以沼气中包含的甲烷作为汽电共生设备的能源,亦可将甲烷转换为再生能源,以供给整厂所需电力;(5.)将厨余、植物类废弃物、蔬果废弃物分别由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将植物类废弃物、蔬果废弃物分别生成固态植物纤维物料、固态蔬果纤维物料及汁水;(6.)分别将植物类废弃物、蔬果废弃物经脱水分离的汁水,以细筛设备提取汁水中固态细纤维残余物,将固态植物纤维物料、固态蔬果纤维物料及固态细纤维残余物输送至生质酒精系统,借以生成生质酒精;(7.)将经生质酒精系统提炼后剩余的固态植物纤维物料、固态蔬果纤维物料及固态细纤维残余物,分别由干燥设备进行干燥;(8.)将经脱水的厨余分离出固态厨余物料及油水,且将固态厨余物料输送至干燥设备,另将油水输送至细筛设备;(9.)将厨余分离的油水以细筛设备提取油水中细残余物,且将细残余物输送至干燥设备与固态厨余物料混合进行干燥,而经提取细残余物的纯油水,则是输送至油水分离设备进行油水分离,借以分离出废食用油及污水;(10.)将废食用油输送至生质燃料生成系统,借以生成生质燃料;以及(11.)将经干燥的细残余物及固态厨余物料输送至造粒设备制成饲料,抑或将经干燥的细残余物与固态厨余物料、固态植物纤维物料、固态蔬果纤维物料及固态细纤维残余物,由磨粉设备磨至粉末,以形成有机器具、组合式制品、容器、可分解垃圾袋或可分解提袋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亚平,未经高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