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3412.0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龙;吕新坤;谭海军;谢凯玲;丁丽婷;胡明源;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04;C08L29/04;C08J5/18;B29C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65022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聚合物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透过液晶光线的旋光性。偏光片一般是将聚乙烯醇类聚合物(PVA)膜单轴延伸,进一步染色制备的偏振光膜的两面,粘贴如三乙酸纤维素(TAC)等保护膜制成的。
随着LCD面板面积的扩大化,同时要求更大尺寸的偏光片的生产。相对于中小尺寸偏光片,大尺寸偏光片在制作过程中,特别是薄膜在染色延伸后,会出现薄膜厚度均一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在薄膜的TD方向上,会发生薄膜两边区域比薄膜中心处区域厚度更高的现象,这是由薄膜拉伸步骤所影响的现象。该现象在大宽幅偏光片的制造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该现象的产生会造成偏光片产品TD方向上透光率不一致,严重影响偏光片质量,且成为偏光片制造过程中断带的可能,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尺寸PVA偏光膜的制备,降低了染色延伸PVA薄膜的利用率。目前针对该现象,并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控制薄膜染色拉伸后宽度方向(TD)上的厚度均一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该薄膜a段区域的溶胀度A和b段区域的溶胀度B满足如下关系:100%≤A≤180%,110%≤B≤220%,10%≤B-A≤40%;其中,该薄膜的宽幅为L,a段区域表示在薄膜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部区域,每一个边部区域的宽度为a,5%L≤a≤35%L,b段区域表示在薄膜宽度方向上剩余的中心区域。
满足上述溶胀度关系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经过染色拉伸后,薄膜在TD方向上厚度的变化小于0.5μm /mm。如B-A<10%,则难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如B-A>40%,则薄膜易发生溶胀不均与折皱的现象。薄膜溶胀度整体控制在100%-220%以内,溶胀度过小薄膜难以染色拉伸;溶胀度过大时薄膜在拉伸过程中强度较差,易发生断带的现象。
本发明中,所述薄膜的宽幅L优选为2-4m。所述薄膜的厚度优选为30-120μ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的制膜原液;
2)将制膜原液均匀混合后以膜状吐出,形成初始胚膜;
3)对初始胚膜进行烘干,制得薄膜;
4)对烘干后的薄膜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薄膜a段区域的热处理温度Ta和b段区域的热处理温度Tb满足如下关系:120℃≤Ta≤165℃,100℃≤Tb≤160℃,5℃≤Ta -Tb≤20℃;其中,该薄膜的宽幅为L,a段区域表示在薄膜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部区域,每一个边部区域的宽度为a,5%L≤a≤35%L,b段区域表示在薄膜宽度方向上剩余的中心区域。
本发明通过控制薄膜区域热处理温度的差异分布,可以达到薄膜区域溶胀度差异的控制,热处理时满足上述热处理温度关系,可以制得满足本发明溶胀度关系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如热处理温度高于165℃,薄膜易变黄;如热处理温度低于100℃,难以达到热处理效果。
上述步骤1)中,制膜原液可以选择由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组成,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聚合度优选为1000-5000、醇解度优选为99%以上,溶剂优选水,增塑剂优选丙三醇,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占制膜原液总质量的10%-60%,增塑剂的含量为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质量的7%-15%,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质量的0.01%-3%,余量为溶剂。
上述步骤2)中,优选成膜厚度均匀、平整度好的成膜方法,例如通过气压挤出制膜原液通过模头狭缝成膜的方法、通过螺杆挤出制膜原液通过狭缝成膜的方法、通过螺杆熔融挤出制膜原液通过狭缝成膜的方法等,模头优选具有衣架式流道的模头类型。制膜原液以膜状吐出至第一干燥辊上,形成初始胚膜,在干燥辊上含水率到达10%-25%时从辊表面剥离。
上述步骤3)中,烘干方式可以选择干燥辊烘干、热风烘干、辐射加热烘干等。
上述步骤4)中,能够实现热处理温度差异分布的热处理方式均适用,比如热辊热处理、热风热处理、红外加热热处理等。热处理时间优选为1-180s。
热辊热处理时,在薄膜宽度方向上分段布置至少3节热辊进行独立控温,与a段区域接触的热辊温度为Ta,与b段区域接触的热辊温度为T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