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伪狂犬病毒强毒株和疫苗毒株鉴别检测试纸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3138.7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乔松林;杨继飞;李青梅;郭军庆;邢广旭;柴书军;万博;解伟涛;王寅彪;刘肖;邓瑞广;张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69;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狂犬病毒 强毒株 疫苗 鉴别 检测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畜疫病感染与免疫的鉴别检测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猪伪狂犬病毒强毒和疫苗毒鉴别检测试纸。
背景技术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可感染牛、猪、犬、羊、狐狸和猫等。猪是伪狂犬病的传染源和自然贮存宿主,猪感染PRV后表现为发热,仔猪神经症状、高死亡率,大中猪呼吸道症状,母猪流产等临床特点。在2010年,伪狂犬病是我国规模化猪场进行疫病控制最为理想的疾病之一,许多猪场已经达到免疫无感染状态。然而在2011年,一些Bartha-K61疫苗免疫的猪场出现了变异的猪伪狂犬病病毒,表明传统的gE基因缺失疫苗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河南省猪群伪狂犬病的感染率自2005年以来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临床上以散发或非典型病例为主。但是,从2011年底开始,我省部分猪场突发伪狂犬疫情,很快在省内各地爆发,广泛流行;而且,部分猪场附近的羊、犬、猫、狐狸等动物也出现感染死亡状况。因此,现阶段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变得更为棘手和复杂。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a-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virinae)的成员,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大小约150 kb。整个PRV基因组至少含有70个基因,编码70-100余种蛋白。目前研究发现PRV可编码11个糖蛋白:gB、gC、gD、gE、gG、gH、gI、gK、gL、gM和gN。gB、gH、gL和gM疱疹病毒科中保守,而且gB、gH和gL对所有疱疹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中进行复制都是必需的。gB蛋白能够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免疫保护相关。PRV gE蛋白最早被称为gI蛋白。1960年代筛选制备的PRV疫苗株如Bartha株及BUK株等均存在gE缺失。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gE缺失的PRV突变株;在此基础上,将TK进行缺失使PRV病毒得到进一步致弱。许多gE缺失疫苗均能够预防攻毒感染或减轻攻毒感染造成的临床症状。虽然当前也存在gC和gG缺失的PRV疫苗,但在许多国家仅允许猪群使用gE缺失疫苗。从1990年代到2011年底,我国80%以上猪群均使用了gE基因缺失疫苗Bartha进行免疫接种。gE疫苗和gE抗体诊断配套使用用于PRV净化的前提是所有流行毒株均表达gE蛋白,而且流行株感染的动物均产生gE蛋白的抗体。目前几乎所用PRV野毒株均表达gE蛋白。通过gE基因缺失疫苗与gE抗体诊断方法的联合使用,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和英国及美国已成功在家养猪群中净化了猪伪狂犬病。我国政府在2011年制订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原种猪场猪伪狂犬病达到净化标准;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达到净化标准的目标。然而病原体的净化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如果要实现完全净化或接近净化状态可能需要100年时间甚至更长;例如美国的猪伪狂犬病首次出现在1909年,其净化计划始自1989年,到2005年绝大多数净化项目得以完成。即便如此,野猪群中PRV病毒的存在对家猪再次感染PRV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鉴别诊断方法区分疫苗免疫动物及病毒感染动物十分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妆品检测
- 下一篇:一种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在线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