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常温酸洗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62041.4 | 申请日: | 2014-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常温 酸洗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常温酸洗工艺。
背景技术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耐磨性、耐蚀性以及易加工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家电、机械制造、船舶车辆以及建筑装潢等行业。而不锈钢件大都是经热轧、锻造、铸造、热处理、焊接等高温作业加工而成,在加工过程中表面会产生较厚的氧化皮,为了便于后续表面处理工序的顺利进行,必须经过酸洗除去其表面氧化皮。现阶段采用的酸洗工艺除去不锈钢表面厚氧化皮,使用温度高,酸洗时间长,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常温除氧化皮工艺对除去薄氧化皮效果好,对厚氧化皮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焊接处黑渣基本上除不掉。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常温酸洗工艺,该酸洗工艺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洁净光亮具有不褪色、不失光、不易泛黄等优点,酸洗液不含硝酸,无黄烟产生,环境污染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常温酸洗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工艺流程:不锈钢件上挂→化学除油→热水洗→流水洗→第一步酸洗→流水洗→第二步酸洗→流水洗→转入下道工序;
2)工艺要求:第一步酸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焊接处和焊缝的黑皮和夹杂物及部分氧化皮,经优化筛选,确定的工艺规范如下:盐酸300mL/L;磷酸60mL/L;双氧水120mL/L;稳定剂80mL/L;表面活性剂2mL/L;
3)第一步酸洗处理后不能完全除尽氧化膜,表面附着一层灰色膜,光泽较差,必须经过第二步酸洗,除去表面灰色膜,使其达到近似镜面光亮,经优化筛选实验验证,采用如下工艺规范:氢氟酸300mL/L;硫酸200mL/L;双氧水240mL/L;双氧水稳定剂80mL/L;酸洗缓蚀剂0.5g/L;表面活性剂2mL/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酸洗工艺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洁净光亮具有不褪色、不失光、不易泛黄等优点,酸洗液不含硝酸,无黄烟产生,环境污染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常温酸洗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工艺流程:不锈钢件上挂→化学除油→热水洗→流水洗→第一步酸洗→流水洗→第二步酸洗→流水洗→转入下道工序;
2)工艺要求:第一步酸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焊接处和焊缝的黑皮和夹杂物及部分氧化皮,经优化筛选,确定的工艺规范如下:盐酸300mL/L;磷酸60mL/L;双氧水120mL/L;稳定剂80mL/L;表面活性剂2mL/L;
3)第一步酸洗处理后不能完全除尽氧化膜,表面附着一层灰色膜,光泽较差,必须经过第二步酸洗,除去表面灰色膜,使其达到近似镜面光亮,经优化筛选实验验证,采用如下工艺规范:氢氟酸300mL/L;硫酸200mL/L;双氧水240mL/L;双氧水稳定剂80mL/L;酸洗缓蚀剂0.5g/L;表面活性剂2mL/L。
本发明酸洗工艺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洁净光亮具有不褪色、不失光、不易泛黄等优点,酸洗液不含硝酸,无黄烟产生,环境污染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2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除锈防锈液及除锈防锈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溶性金属酸洗缓蚀剂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