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氯乙酰-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1221.0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庭见;郭桂生;杨彦军;李跃东;汪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诚汇双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3/47 | 分类号: | C07C233/47;C07C2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酪氨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氯乙酰-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氯乙酰-L-酪氨酸,分子式:C11H12ClNO4,分子量:257.67。
N-氯乙酰-L-酪氨酸是合成甘氨酰-L-酪氨酸的主要中间体,甘氨酰-L-酪氨酸是作为全肠外营养中甘氨酸和酪氨酸的补充。
中国专利102976967A公开了一种N-氯乙酰-L-酪氨酸的合成路线,其记载的N-氯乙酰-L-酪氨酸合成路线为:L-酪氨酸加入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甲苯的混合液中,降温至-5℃-0℃,同时加入3倍重量的氯乙酰氯和甲苯的1:1的混合液和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保持pH=12-12.5,控制反应温度5℃以下,滴加完毕,分离出水相,调酸提取出水相中所得产物为N-氯乙酰-L-酪氨酸,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N-氯乙酰-L-酪氨酸纯度97.%,取样水洗三次后,用80%的乙醇进行精制,浓缩后析晶,得到N-氯乙酰-L-酪氨酸,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N-氯乙酰-L-酪氨酸纯度99.0%。
该路线的主要缺陷如下:
(1)制备N-氯乙酰-L-酪氨酸反应过程中,需要提前配制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
首先,配制5mol/L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氢氧化钠遇水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粘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灼伤后留有瘢痕;溅入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严重者可致失明;具有强腐蚀性;危害环境。
其次,在滴加5mol/L氢氧化钠的过程中,同时滴加氯乙酰氯甲苯混合溶液,pH很难控制,如果pH控制不好,容易增加副产物生成,原料转化率低,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低。
(2)制备N-氯乙酰-L-酪氨酸反应过程中,需要同时滴加氯乙酰氯甲苯混合溶液和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
这种同时双滴加操作比较复杂,操作困难;其次,该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一方面引起升温过快,造成反应温度及反应的pH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当升温过快时,原料不能完全转化需要的产品,同时增加副产物的生成,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偏低。
(3)制备N-氯乙酰-L-酪氨酸反应过程中,同时滴加5mol/L氢氧化钠和氯乙酰氯甲苯混合溶液,时间比较长,原料转化率低,产品质量差,产品收率低。
(4)制备N-氯乙酰-L-酪氨酸反应过程中,需要水洗三次N-氯乙酰-L-酪氨酸粗品,增加废水的排放量,带来一定环保压力。
(5)制备N-氯乙酰-L-酪氨酸反应过程中,需要用80%的乙醇溶液进行精制,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增加废液的排放量,带来一定环保压力,同时需要消耗能量。
(6)制备N-氯乙酰-L-酪氨酸反应过程中,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氯乙酰-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的N-氯乙酰-L-酪氨酸制备过程中滴加时间长和反应温度及pH不容易控制的问题,得到到产品不用水洗,产品不用乙醇溶液精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N-氯乙酰-L-酪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水中加入无机碱,溶解,降温至-5℃—2℃,加入L-酪氨酸,反应液降温至-5℃-2℃,形成水溶液;
(b)在步骤(a)得到的水溶液中,直接加入氯乙酰氯甲苯混合溶液,并控制反应温度在5℃-12℃进行反应,反应时间40-60min;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进行静置分层,水层加入析晶溶剂搅拌,加入浓盐酸调pH=1-2,析出白色固体,所得的白色固体为N-氯乙酰-L-酪氨酸产品。
步骤(b)的反应温度为什么需要控制在5-12℃,当温度超过12℃时,反应副产物增加,在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进行静置分层的过程中,乳化严重,不好分层,从而降低产品的收率;当温度低于5℃时,反应不彻底,从而造成收率降低。
所述浓盐酸为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中规定的浓盐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诚汇双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诚汇双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1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磺酸卡莫司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1,1`-环己基单酰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