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鲆配合饲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58391.3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0;A23K1/14;A23K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 |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饲料,具体涉及一种牙鲆配合饲料,属于养殖饲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 属冷温性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经济价值较高,是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来,在南方部分地区也逐渐开展养殖,并且规模逐步扩大。牙鲆是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天然仔鱼以无脊椎动物的卵和无节幼虫为饵料,至变态时开始摄食尾虫类,营底栖生活前后大量摄食桡足类幼体,底栖生活以后的稚鱼只摄食糠虾类,幼鱼和成鱼多摄食小鱼、小虾、贝类。目前,牙鲆对蛋白质、脂肪(包括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已有一些研究,但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尚未真正开发出来,养殖户大多还是使用小杂鱼(有的有加点鳗料)投喂,鲜活饵料或者肉糜饵料,本身消毒困难而携带大量的细菌、真菌,牙鲆吞食后容易生病或者死亡严重影响经济利益,并且鲜活饵料对水质污染相当严重,鱼病危害明显上升,影响了牙鲆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牙鲆养殖规模的扩大,进行牙鲆配合饲料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牙鲆配合饲料,合理搭配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牙鲆提供充足的动物性蛋白,同时添加诱食成分诱导鱼类进食,提高鱼类的生长率,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成分,强化牙鲆的自身抵抗力和抗病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牙鲆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20-35份、鸡肠粉15-20份、蚯蚓粉10-18份、植物性油料10-25份、植物性填料5-20份、诱食剂1-5份、微生物粉剂1-3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性油料为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性填料为麦麸、豆粕、菜粕、棉籽粕、小麦粉、大麦粉、豆饼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诱食剂为酵母抽提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粉剂为啤酒酵母粉、枯草芽孢杆菌粉、双歧杆菌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将上述原料按照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流化床喷雾技术进行造粒:粒径为0.1-2mm,饲料颗粒冷却后分装、密封即得牙鲆配合饲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鱼粉、鸡肠粉和蚯蚓粉是非常好的动物性蛋白饵料,不但可以为牙鲆提供充足的动物性蛋白营养,并且具有很强的香味,具有诱导鱼类进食的效果;
(2)酵母抽提物是一种新型的诱食剂,含有特殊的鲜味,富含维生素B1、B12、B6、B2、尼克酸、泛酸、叶酸、生物素以及18中氨基酸,另外还含有5’-核苷酸,加强牙鲆的摄食平率和咬食力度;
(3)微生物粉剂可以促进牙鲆在肠道内形成大量的微生物菌群,从而加强牙鲆的自身免疫能力,减少疾病害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一种牙鲆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20份、鸡肠粉15份、蚯蚓粉10份、花生油10份、豆粕5份、酵母抽提物1份、枯草芽孢杆菌粉1份;将上述原料按照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流化床喷雾技术进行造粒:粒径为0.1-2mm,饲料颗粒冷却后分装、密封即得牙鲆配合饲料。
实施例2:
一种牙鲆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35份、鸡肠粉20份、蚯蚓粉18份、花生油10份、大豆油10份、菜籽油5份、小麦粉5份、麦麸5份、菜粕5份、棉籽粕5份、豆饼粉5份、酵母抽提物3份、枯草芽孢杆菌粉1份、啤酒酵母粉1份、双歧杆菌粉1份;将上述原料按照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流化床喷雾技术进行造粒:粒径为0.1-2mm,饲料颗粒冷却后分装、密封即得牙鲆配合饲料。
实施例3:
一种牙鲆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25份、鸡肠粉17份、蚯蚓粉13份、花生油5份、大豆油5份、菜籽油5份、大麦粉5份、豆粕5份、酵母抽提物2份、枯草芽孢杆菌粉1份、啤酒酵母菌粉1份;将上述原料按照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流化床喷雾技术进行造粒:粒径为0.1-2mm,饲料颗粒冷却后分装、密封即得牙鲆配合饲料。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无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8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