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壳体底脚面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7479.3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仕勇;李兴华;刘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源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维明 |
地址: | 2561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壳体 脚面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底脚面加工装置,属于电机壳体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08-13型电机壳体的铣底脚面加工生产领域,原始的工艺方法是:加工工序为:通过H52铣床粗铣机壳底脚面单边,再粗铣底脚面另一边,完成铣削加工。现有装置操作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低、并且尺寸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壳体底脚面加工装置,减少操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形位公差与尺寸稳定。
本发明所述的电机壳体底脚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平台,输送平台上方设置工件固定装置,工件固定装置上方对称设置铣削头,铣削头分别安装在对称设置的动力头上,动力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铣头底座上,铣头底座底部设置衬板,衬板安装在可调滑台上,可调滑台安装在支撑底座上。
所述的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输送平台上的直角弯板,直角弯板上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定位芯轴,对应直角弯板和芯轴设置压板。
所述的动力头上设置齿轮高度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电机壳体底脚面加工装置通过设置上两个铣削头,同时进行电机壳体两个底脚面的铣削,无需翻转电机壳体,加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减轻工人劳动负担,减少搬运过程中的磕碰,保证了机壳加工完后的平行度,和对称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可调滑台3、衬板4、铣头底座5、电机6、动力头7、齿轮高度调节装置8、铣削头9、工件10、电机壳底脚面11、直角弯板12、输送平台13、压板14、定位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电机壳体底脚面加工装置,包括输送平台12,输送平台12上方设置工件固定装置,工件固定装置上方对称设置铣削头8,铣削头8分别安装在对称设置的动力头6上,动力头6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电机5,电机5安装在铣头底座4上,铣头底座4底部设置衬板3,衬板3安装在可调滑台2上,可调滑台2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输送平台12上的直角弯板11,直角弯板11上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定位芯轴14,对应直角弯板11和定位芯轴14设置压板13。动力头6上设置齿轮高度调节装置7。
动力部分的工作原理:由底部支撑底座1,加可调滑台2,在固定上铣头底座4,中间加用衬板3调整床身的水平高度,固定电机5,由电机5带动动力头6,在动力头6上加精密齿轮来调整铣削头8的高度,适应不同型号电机壳体。
输送部分的工作原理:先把定位芯轴14(可改变芯轴来加工08-13不同型号的电机壳)固定在直角弯板11上,再把直角弯板11固定输送平台12上,把工件9固定在直角弯板11上,找平两底脚面后用压板13固定工件9,再由输送平台12来带动工件9和直角弯板11,由铣削头8来加工电机壳底脚面10。
用08型电机壳底脚面全部加工完成举例:
原加工工艺每人每班加工50件左右,返修品与废品大约在3%到5%之间,生产效率底,产品加工的废品率大。
使用本发明后每人每班加工120件左右,返修品与废品大约在1%到2%之间,生产效率都比原来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源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源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铡刀剪防划伤落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Φ90钻削动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