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闪蒸制冷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57382.2 | 申请日: | 2014-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宝;孙火艳;邢涛;孙志刚;周华辉;吴妙奇;刘文;余勤锋;吴德民;孟令凯;陈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 地址: | 3151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蒸 制冷 工艺 | ||
1.一种氨闪蒸制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用户使用后循环回来的气相氨首先进入一段入口分离罐(1)内,分离出液相后,从一级入口(a)进入氨压缩机(3)进行压缩;
来自二段入口分离罐(7)的氨从二级入口(b)进入氨压缩机(3);
来自三段入口分离罐(8)的氨从三级入口(c)进入氨压缩机(3);
来自四段入口分离罐(5)的氨从四级入口(d)进入氨压缩机(3);
其中所述一级入口(a)为氨压缩机(3)的初始入口,设置在氨压缩机的起始位置;所述二级入口(b)设置氨压缩机压力为0.011-0.7MPaG位置;所述三级入口(c)设置在氨压缩机压力为0.072-1.2MPaG的位置;所述四级入口(d)设置在氨压缩机压力为0.165-1.5MPaG的位置;并且下一级入口的压力大于相邻上一级入口的压力;
从氨压缩机出来的气相氨分为五股,其中第一股通过第一防喘振管线(31)送至一段入口分离罐(1);第二股通过第二防喘振管线(32)送至二段入口分离罐(7);第三股通过第三防喘振管线(33)送至三段入口分离罐(8);第四股通过第四防喘振管线(34)送至四段入口分离罐(5);进入各防喘振线内的气相氨的量,以保证压缩机的各段入口的进气量不低于压缩机的喘振点为准;
第五股送至冷却器(4)内冷却成液相氨后经由第一减压阀(16)减压至0.165-1.5MPaG后进入所述四段入口分离罐(5);四段入口分离罐(5)内分离出的气相从四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返回所述四级入口(d),四段入口分离罐(5)分离出的液相从四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经由第二减压阀(15)减压至0.072-1.2MPaG后进入三段入口分离罐(8)内;
经三段入口分离罐(8)分离出的气相从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返回至所述三级入口(c),三段入口分离罐(8)分离出的液相出三段入口分离罐后被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经由第三减压阀(14)减压至0.011-0.7MPaG后作为制冷介质进入过冷器(6)内,与进入过冷器的第二股液相氨换热,第二股液相氨换热至-26-22.8℃送去用户使用,换热完毕后返回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1);换热后的第一股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7)内,分离出液相后送入所述二级入口(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闪蒸制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入口(b)的压力比所述一级入口(a)的压力高0.04MPa以上,所述三级入口(c)的压力比所述二级入口(b)的压力高0.059MPa以上,所述四级入口(d)的压力比所述三级入口(c)的压力高0.093MP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闪蒸制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压缩机为蒸汽驱动透平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3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蒸汽压缩-喷射耦合制冷系统
- 下一篇: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