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铝、快速安全复合油条专用膨松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57298.0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4522115B 公开(公告)日: 2019-04-23
发明(设计)人: 高海燕;曾洁;张令文;周浩宇;李一卓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21D2/02 分类号: A21D2/02;A21D2/14;A21D2/18;A21D13/6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安全 新型 复合 油条 专用 膨松剂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铝、快速安全复合油条专用膨松剂。该膨松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碳酸氢铵12%~18%,碳酸氢钠12%~18%,葡萄糖酸‑δ‑内酯8%~12%,DL‑酒石酸4%~7%,碳酸钙4%~6%,焦磷酸钠4%~6%,磷酸二氢钠2%~5%,磷酸二氢钙2%~5%,酒石酸氢钾1%~2%,柠檬酸0.22%~0.76%,苹果酸0.22%~0.76%,葡萄糖氧化酶0.18%~0.56%,戊聚糖酶0.16%~0.45%,真菌α‑淀粉酶0.16%~0.25%,脂肪酶0.06%~0.22%,食盐10%~18%,变性淀粉10%~18%。变性淀粉是指玉米变性淀粉、小麦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红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种的一种。选用变性淀粉含水量在8%以下。使用相当于面粉总质量的1%~3%的本发明油条专用膨松剂,通过常规油条制作工艺即可快速制得无铝、安全膨松效果的油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制作油条的一种无铝、快速安全复合油条专用膨松剂。

背景技术

基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愈发的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的安全营养问题。油条作为传统“老三样”当中的一种,产品外酥内嫩松软,色泽金黄,咸香适口,老少皆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然而传统的油条制作一直使用明矾和小苏打,明矾是一种以硫酸铝为主要构成的复合盐类,含有大量的铝元素,科学试验证明,铝过量摄入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WHO 已于1989 年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加以控制。中国国家标准中也规定油炸食品中铝残留量不得超过100mg/kg,即在油条制作过程中1kg 面粉最多可使用1.74g 明矾。而大量检测结果显示,许多商家,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过量添加含铝膨松剂,造成油条中铝含量严重超标,这将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用于制作无铝油条的方法,CN201010552566公开了无铝油条膨松剂,CN201210101212公开了一种食品复合膨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210484694公开了一种快速油条膨松剂和快速制备油条的方法,CN201410001073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快速无铝油条膨松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097003公开了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油条膨松剂。

还有较多的做法是单独提供无铝油条膨松剂。但是,由于膨松剂中需要含有诸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碱性物质和诸如酒石酸、磷酸氢盐等酸性物质,它们在长时间储存时会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而失效,出现所谓的“涨包”现象。为避免膨松剂的失效,现有的做法是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分开包装。就是将磷酸二氢钙、柠檬酸淀粉组成的酸性组分与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构成的碱性组分分开包装。这种包装形式的不足之处是,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分别计量两种包装组分的添加量,对于非专业的面点制作人员来说较难把握,在更换产品时常常需要先行摸索。另外,分开包装对生产厂家来说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传统配方制作油条主要是利用食用碱( NaHCO3或Na2CO3) 与明矾相互反应产生CO2气体, 产生的CO2气体受热膨胀使油条坯胀发, 达到膨松目的。无铝膨松剂是利用可与食用碱反应产生CO2气体, 但本身又不含铝的化学疏松剂按照试验确定的比例配合,把它们调制在油条面团中, 炸制时受热分解, 放出大量的气体, 使制品体积膨胀, 形成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而人们常常把小苏打和碳酸氢铵配合使用, 是因为碳酸氢铵的分解温度低, 产气量大(比小苏打的产气量大2~3 倍), 往往在制品熟制前和熟制初期即分解完毕, 小苏打分解生成物中常残留碳酸钠, 若使用稍多, 易使制品内部组织产生黄色并对维生素起破坏作用。而二者配合使用, 则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发酵粉则克服了小苏打和碳酸氢铵各自的缺点, 即在成熟过程中小苏打与酸性盐发生反应, 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制成品很少残留碱性物质, 从而提高了成品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