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控的化学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7254.8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12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化学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反应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的化学反应釜。
背景技术
化学反应釜即为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化学反应釜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配置,可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等功能。化学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及冶金等领域,化学反应釜的材质一般有碳猛钢、不锈钢、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等。
现有的化学反应釜作业时通常是将待反应的两种待反应物质直接投入化学反应釜内、任其自由反应,但由于现有的化学反应釜内没有调控装置,因此操作人员无法对化学反应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低,因为一些化学反应速度的过快或过慢将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好坏,如晶体的析出反应,晶体析出的速度将会直接影响晶体颗粒的大小和晶体颗粒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化学反应釜不能控制化学反应的速度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低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控制化学反应的速度从而产品质量好的可调控的化学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控的化学反应釜,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反应釜本体和调温罐,反应釜本体与调温罐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反应釜本体内设有一组竖向的通气管,所述一组通气管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一组通气管的两端均穿过反应釜本体、与所述空腔相通;一组通气管的外侧套设有可将反应釜下部隔成两部分、且可沿一组通气管上下滑动的隔板套,隔板套的顶端设有调节杆,调节杆的端部依次穿过反应釜本体和调温罐、并延伸至调温罐外,且调节杆与反应釜本体、调节杆与调温罐均滑动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侧壁上位于隔板套的两侧均设有进料管,两个进料管均穿过调温罐并延伸至调温罐外,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观测筒,观测筒穿过调温罐并延伸至调温罐外;所述调温罐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位于调温罐的左右两侧。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可调控的化学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和调温罐,化学反应于反应釜本体内进行,调温罐用于对反应釜本体进行调温,反应釜本体与调温罐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空腔用于填充不同温度的气体;反应釜本体内设有一组竖向的通气管,通气管可通入气体,使得反应釜本体内的温度更均匀,且通气管可对隔板套起一个导向的作用,一组通气管的外侧套设有隔板套,隔板套用于将两种待反应的物质分隔开,隔板套上下滑动可以调整两种待反应物质的反应速度;反应釜本体侧壁上位于隔板套的两侧均设有进料管,两个进料管用于分别向反应釜本体内加入两种待反应物质,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观测筒,观测筒可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化学反应情况;调温罐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用于气体的输入和排出。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为:两种待反应物质分别从隔板套的两侧加入反应釜本体内,隔板套将两种待反应物质分隔开;隔板套向上移动,两种待反应物质便可通过扩散来进行混合、从而进行化学反应;隔板套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两种待反应物质的接触面越大,从而扩散的速度越快,因此两者反应的速度越快;隔板套向上移动的距离越短,两种待反应物质的接触面越小,从而扩散的速度越慢,因此两者反应的速度越慢。因此本发明可通过上下移动隔板套来调控两种待反应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进而可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控反应速度、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进一步,所述反应釜本体和调温罐之间还设有一组用于支撑反应釜本体的支撑杆。支撑杆给予反应釜本体支撑力,从而避免支撑杆掉落至调温罐底部,进而保证气体环绕于整个反应釜本体。
进一步,所述观测筒内设有可将观测筒密封的透明玻璃。透明玻璃可避免反应物质在反应的过程中通过观测筒溅出、伤害操作人员的眼睛。
进一步,所述观测筒有两个,两个观测筒分别位于隔板套的两侧。从而可分别观察隔板套两侧的物料情况。
进一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还设有两个照明灯,两个照明灯分别位于隔板套的两侧。照明灯可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反应釜本体内部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调控的化学反应釜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调温罐1、进料管2、进气管3、观测筒4、透明玻璃5、反应釜本体6、排气管7、出料管8、支撑杆9、调节杆10、通气管11、隔板套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