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同时测定7种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6591.5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9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萧伟;王伟;李家春;刘俊超;杨绪芳;黄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效 色谱 电雾式 检测器 同时 测定 黄芪 皂苷 成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雾式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含黄芪的中药中7种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基于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22665.9所述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以黄芪和红花为有效成分。
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脉等功效,适应于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气虚血瘀证者。制剂中黄芪皂苷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大脑缺血,抗血栓及抗应激,心室重构保护,心肌抗氧化等功能。其在制剂中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注射用芪红脉通的药理作用。现行标准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专属性不强;文献仅对少数黄芪皂苷(黄芪皂苷Ⅰ、Ⅱ、Ⅲ、Ⅳ)进行测定,难以全面控制其质量。且文献方法多采用HPLC-ELSD,虽然ELSD对糖类、皂苷类、银杏内酯等弱紫外吸收的化合物检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检测限相对较高,对低含量成分检测的重复性较差。黄芪皂苷结构式:
黄芪甲苷:R1=glc,R2=xyl
黄芪皂苷Ⅰ:R1=glc,R2=R5=H,R3=R4=Ac
异黄芪皂苷Ⅰ:R1=glc,R2=R4=H,R3=R5=Ac
Cycloastragenol-3-O-β-D-(3,4-di-O-acetyl)xylopyranosyl-6-O-β-D-glucopyranoside:R1=glc,
R2=R3=H,R4=R5=Ac
黄芪甲苷Ⅱ:R1=glc,R2=R4=R5=H,R3=Ac
异黄芪甲苷Ⅱ:R1=glc,R2=R3=R5=H,R4=Ac
CyclocephalosideⅡ:R1=glc,R2=R3=R4=H,R5=Ac
电雾式检测器(CAD)是近年来在市场上被逐步推广的一款高灵敏度、通用型、质量型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测范围宽等特点,且其检测信号不依赖于被检测物质的化学结构中的发色团,可用于糖类、脂质类、固醇类和皂苷类等样品的检测。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黄芪皂苷类成分检测的灵敏度不高、检测限相对较高,对低含量成分检测的重复性较差的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测定方法,以全面控制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含黄芪的中药中7种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建立HPLC-CAD联用的方法同时测定7种黄芪皂苷,可以实现黄芪药材或成品制剂的多指标质量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含黄芪的中药组合物中7种黄芪皂苷类成分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速:0.8~1.2mL·min-1;电雾式检测器的检测温度为25~35℃;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为:0~5min乙腈:25%;5~30min乙腈:25%→40%;30~35min乙腈:40%;35~50min乙腈:40%→60%;50~55min乙腈:60%→25%;55~60min乙腈:25%;
或者为:0~5min乙腈:30%;5~15min乙腈:30%→35%;15~35min乙腈:35%→60%;35~40min乙腈60%;40~45min乙腈:60%→30%;45~55min乙腈:30%;
再或者为:0~5min乙腈:25%;5~25min乙腈:25%→40%;25~40min乙腈:40%→60%;40~45min乙腈60%→25%;45~55min乙腈:25%。
所述的C18色谱柱优选为KromasilC18色谱柱、PhenomenexC18色谱柱或Waters C18色谱柱。
该方法中柱温为25~35℃,优选为30℃。
所述的体积流速优选为1.0mL·min-1。
所述电雾式检测器的检测温度优选为30℃。
电雾式检测器的检测条件更进一步优化为:雾化气:N2;雾化气压力:34.7Psi;氮气流速:约4L·min-1;喷雾器温度:30℃;采样频率:10Hz,增益: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6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