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S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54126.8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先国;董天雷;孙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so sub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S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SO2吸附和脱附再生功能的S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80%以上。我国SO2主要来源是燃煤,占总排放量的90%左右,中国SO2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每排放1tSO2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万元,酸雨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研究开发治理SO2污染的新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脱硫技术是控制SO2和酸雨危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按工艺特点主要分为湿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和半干法烟气脱硫。
湿法脱硫是采用液体吸收剂洗涤SO2烟气以脱除SO2,由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大、动力消耗大、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运行费用和技术要求高等缺点,所以限制了它的发展速度。
干法脱硫大多借助脱硫剂吸附或吸收烟气中的SO2,饱和后的脱硫剂进行再生,再生时回收SO2可进一步进行加工利用。干法脱硫是一种精脱硫方法,具有净化度高、操作方便,脱硫剂可以再生并循环使用,但干法脱硫只能周期性操作,且设备庞大。
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净化SO2是干法净化含硫废气的重要方法。吸附法烟气脱硫属于干法脱硫的一种,它是利用吸附剂吸附烟气中SO2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并能将吸附的SO2变为各种产品加以利用。吸附法烟气脱硫具有干法脱硫的优点,且吸附剂能反复多次利用,工艺过程简单。
近年来,以活性炭(焦)、活性炭纤维、沸石、活性氧化铝为脱硫剂和变压吸附法烟气脱硫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脱除SO2时,在脱硫炭表面生成硫酸,脱硫炭再生时能耗较高,需要消耗活性炭,而但沸石、活性氧化铝脱硫剂的脱硫容量较低,经金属氧化物及其盐改性后,脱硫能力增加,但再生温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要提出一种具有SO2吸附和脱附再生功能的S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SO2吸附剂具有较高的脱硫容量和较低的再生温度,重复使用性能好。
本发明是一种S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SO2吸附剂含有硅藻土、凹凸棒土、活性氧化铝和成型助剂以及以离子液体为主的脱硫强化剂,以所述的硅藻土、凹凸棒土、活性氧化铝为载体,提供吸附所需要的表面,通过负载以离子液体为主的脱硫强化剂来提高该吸附剂的脱硫容量,降低其再生温度。
上述SO2吸附剂载体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硅藻土的含量为30~60%,凹凸棒土的含量为20~40%,活性氧化铝的含量为10~30%,成型助剂的含量为0.1~10将%。
上述载体的制备是这样来实现的,其步骤为:按上述配比硅藻土、凹凸棒土、活性氧化铝、成型助剂和水混合均匀,碾压成可塑性物料,挤条成型,经干燥、煅烧后得到SO2吸附剂载体。
该SO2吸附剂采用上述的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脱硫强化剂,负载量为1~10%。
所述脱硫强化剂为离子液体,主要有咪唑类离子液体、吡啶类离子液体、胍基离子液体、醇胺类离子液体等。
上述SO2吸附剂的制备是这样来实现的,其步骤为:将上述的离子液体溶液均匀喷淋到一定量的载体中,混合均匀,经干燥后得到SO2吸附剂。
本发明制备的SO2吸附剂具有较高的脱硫容量,适用于低浓度含SO2尾气的回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将50g硅藻土、30g凹凸棒土、20g活性氧化铝、3g成型助剂等加入碾子混合均匀,加一定量的水碾压成可塑性物料,挤条成型,经105℃烘箱干燥,在马弗炉中经500℃煅烧2h,自然降至室温,得到载体。将煅烧过的载体放入糖衣锅中,一边转到一边喷淋[CPL][TBAB]类离子液体乙醇溶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即得到吸附剂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4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