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羊球虫病的中药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52838.6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封市博爱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3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247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球虫病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羊球虫病的中药制剂;主要作为羊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可以增强羊自身免疫力及抗病力,具有杀虫、养胃的功效。
背景技术
羊球虫病是由艾美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羊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发病羊只呈现下利、消瘦、贫血、发育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主要危害羔羊。山羊球虫病的病原体系艾美尔科艾美尔属的原虫。病初山羊出现软便,粪不成形,但精神、食欲正常。3-5天后开始下痢,粪便由粥样到水样,黄褐色或黑色,混有坏死粘液、血液及大量的球虫卵囊,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随之精神萎顿,被毛粗乱,迅速消瘦,可视粘膜苍白,体温正常或稍高,急性经过1周左右,慢性病程长达数周,严重感染的最后衰竭而死,耐过的则长期生长发育不良。成年山羊多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异常表现。混合感染的病羊的内脏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肠系膜淋巴结、肝脏和胆囊等组织器官。小肠壁可见白色小点、平斑、突起斑和息肉,以及小肠壁增厚、充血、出血,局部有炎症,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肠腺和肠绒毛上皮细胞坏死,绒毛断裂,粘膜脱落等。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被膜下和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和淋巴管的内皮细胞中有球虫的内生殖阶段的虫体寄生,局部有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管扩张,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渗出现象。肝脏可见轻度肿大、郁血,肝表面和实质有针尖大或粟粒大的黄白色斑点,胆管扩张,胆汁浓厚呈红褐色,内有大量块状物。胆囊壁水肿、增厚,整个胆囊壁有单核细胞浸润,固有层有小出血点,绒毛短粗,腺和绒毛上皮细胞有局部性坏死,有小裂殖体和配子体寄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羊球虫病的中药制剂;主要作为羊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可以增强羊自身免疫力及抗病力,具有杀虫、养胃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防治羊球虫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原材药料白头翁、贯众、川楝子、海桐皮、大风子、大蒜、川椒组合而成。
为达到更好的预防与治疗羊球虫病的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原料药材白头翁、贯众、川楝子、海桐皮、大风子、大蒜、川椒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晾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共水慢火煎制,获得中药制剂。
使用方法:把所获得的中药制剂与水1∶5饲喂圈养羊。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白头翁:【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胃经、大肠经;【功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化学成分:白头翁根含白头翁皂甙(pulchinenoside)A、B、C、D,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3β,23-二羟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3β,23-dihydroxylupΔ-20(29)-en-28-oicacid〕,白头翁皂甙(pulchinenoside)A3、B4,皂甙(saponin)1、2,白桦脂酸-3-O-α-L阿拉伯吡喃糖甙(betulinicacid 3-O-α-L-arabinopyranoside),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氧代白桦脂酸(3-oxobetulinic acid),胡萝卜甙(daucosterol),白头翁素(anemonin),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
贯众:功用: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血痢,肠风便血,血崩,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驱蛔虫和蛲虫,热毒疮疡。性味:苦、涩,微寒;【归经】入肝、胃经。
川楝子: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
海桐皮:性味归经:苦,辛,平。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大风子:【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杀虫。用于麻风、疥癣。
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性味】温,辛、甘。【功用主治】:温中健胃,消食理气。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封市博爱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登封市博爱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2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治疗前列腺增生和肥大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