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1134.7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初良;蔡君钱;黄安友;张毅;车戈春;汤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丰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太阳能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在高温状态下,能排出汽车内热气,控制汽车内空气温度的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在烈日曝晒下(主要在夏天)停放一段时间后,其车厢会变得像个大火炉,汽车内的温度甚至可以高达50℃,以致司乘人员刚进入车内时,会有一种热浪袭人的感觉,甚至汽车内的皮革塑料、电子配件也会因长时间高温而容易出现老化,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现有的技术中一般使用普通的通风(排风)装置进行简单的处理,降温效果较差。汽车内已有的空调只能在汽车启动后才开始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车内温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汽车内高温的汽车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与微电脑控制器相连,该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
采用本发明后,将太阳能电池板装在汽车的顶部,利用其发电,由微电脑控制器采用自动温度控制设定,能根据汽车内的温度变化自动开启(冬天温度达不到预设置温度则自动不开启),当汽车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自动激活,再驱动通风装置排出汽车内热气,降低汽车内温度,使司乘人员刚进入车内时不再有闷热的感觉。通过对室内降温使车内皮革塑料、电子配件不会因高温而出现老化,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太阳能是最节能环保的能源,室外烈日下太阳能丰富,本发明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来控制汽车内温度,并还能将多余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充实到汽车固有的蓄电池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汽车的工作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汽车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包括通风装置5(即排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5与微电脑控制器1相连,该微电脑控制器1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太阳能电池板4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与蓄电池6(为车载电瓶)相连,随时对电瓶充电,防止电瓶亏电。
其中,通风装置5为安装配置,也可利用现有的汽车空调的排风装置(通风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专门装在汽车3的车顶上,可与汽车天窗相配。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装在汽车3内部,可预先设定其电压上限与下限、汽车内温度上限与下限的数值范围。温度传感器2可为多件,装在汽车内、外的多个不同位置的部位上,以准确感知汽车内、外的空气温度及其之间的温差。
如附图所示,通过微电脑控制器1内设定的电压上限与下限,当其电压低于下限时关闭通风装置5;当其电压高于上限时启动通风装置5。通过微电脑控制器1及温度传感器2的配合工作,设定汽车内温度上限与下限,当汽车内温度低于下限时关闭通风装置5,当汽车内温度高于上限时启动通风装置5。通过太阳能电池板4及微电脑控制器1的配合工作,能将多余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对(车载)蓄电池6进行充电,并对通风装置也提供能源。配备微电脑控制器,能自动将太阳能储存为电能,提供额外的电力供应,源源不断地提供富裕的电力供应,提升汽车动力,节能省油环保。针对畜电池的涓流式充电和截止电压限制,尽可能降低畜电池的损伤从而获得更长的寿命。
参照图2可知,外界风通过汽车上空调的通风装置5的进风口7进入汽车3的内部,汽车内的热空气通过出风口8(处于汽车的后行李厢内)排出,达到通风的目的。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内温度达到微电脑控制器预设值时,则自动激活通风装置,利用装在汽车顶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驱动通风装置排出汽车内热气,以降低汽车内的温度。如果太阳能电池功率太小或太阳照射不充分时,在乘车前还可通过控制智能钥匙上的按键,远程开启遥控该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以提前降低汽车内温度。因此,本发明又可称为“晒不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丰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丰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1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