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节约型高延伸率的双相不锈钢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749786.7 | 申请日: | 2014-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1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山;李昆坊;李钧;徐裕来;冉庆选;彭伟;张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兴化特种不锈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1D8/00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2257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节约 延伸 不锈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资源节约型高延伸率的双相不锈钢,属钢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相不锈钢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随着国内不锈钢产能和表观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持续增长,铬和钼资源的问题已浮出水面并日趋突出,同时现有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的广泛应用仍然存在强度高和塑性差的矛盾、其热加工难度大和薄板延伸率低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针对现有双相不锈钢的不足,非常有必要研制新一代具有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延伸率特别好的资源节约型的双相不锈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节约型高延伸率的双相不锈钢。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资源节约型高延伸率的双相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该双相不锈钢具有如下的成分及质量百分比(%):C≤0.03,S≤0.03,P≤0.03,Mn≤1.0, Si≤1.0,Cr:17.4~19.40, Ni:3.0~4.0,Mo:1.0~1.8,N: 0.13~0.18,稀土Ce或Y:0.005~0.20,且满足Mo+W≤2.5和18.5≤Cr+Mo+W≤21.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双相不锈钢在850~1300℃范围均为双相区,奥氏体含量为40~70%。
该双相不锈钢采用常规的熔炼工艺方法,经配料熔制后,浇注成型,经热锻、冷热轧,再经固溶处理,最终制得具有高延伸率的资源节约型双相不锈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850~1300℃范围均为双相区,奥氏体含量为40~70%,经热锻和冷热轧,再经固溶处理,室温的拉伸断裂强度在700~1100Mpa范围,屈服强度在500~650Mpa范围,断裂延伸率在55~75%范围,在1 mol/LNaCl溶液中的临界点蚀电位大于500 mV。
2、本发明冷热加工性能优于现有双相不锈钢,同时具有低成本和优异的耐蚀性能,替代传统不锈钢品种,并广泛应用于家电、制品和太阳能等领域,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不锈钢行业的品种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并显著减少对贵合金资源依存度,为国家资源节约做出应有贡献。
3、本发明根据合金化原理和相变诱导塑性效应的原理,经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通过成分控制、冷热轧工艺和固溶处理,使双相不锈钢在变形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马氏体相变,从而有效地改善其塑性,使得其薄板具有良好稳定的延伸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冷轧1mm薄板经1100℃短时固溶处理后的拉伸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冷轧1mm薄板经1100℃短时固溶处理后的拉伸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采用双相不锈钢的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
Cr 19.2
Ni 3.6
Mo 1.5
Mn 0.5
C 0.023
稀土Ce 0.10
N 0.17
S 0.02
Si 0.5
P 0.006
Fe 余量
采用传统常规的熔炼工艺方法,经综合计量计算和配料熔制后,浇注成型,经热锻和冷热轧,再经一定固溶处理,最终制得具有高延伸率的双相不锈钢薄板材料,该薄板材料的室温拉伸断裂强度大于800MPa,屈服强度大于600MPa,断裂延伸率大于60%,拉伸曲线参见图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采用双相不锈钢的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
Cr 18.5
Ni 3.3
Mo 1.3
W 0.5
Mn 0.7
C 0.0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兴化特种不锈钢研究院,未经上海大学兴化特种不锈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称重传感器的Cr-Ni弹性体材料
- 下一篇:食品瓶生产用合金铸铁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