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头皲裂的药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49060.3 | 申请日: | 2014-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国;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国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乳头 皲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油,具体为治疗乳头皲裂的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头皲裂多发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轻者乳头或乳颈呈现裂口,尤其是哺乳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患者极为痛苦。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会形成小溃疡,局部渗液渗血,治疗不当易引起乳痈,不可轻而视之。
西医治疗此病,用消炎喷剂、红霉素软膏等来缓解乳头疼痛。
中医治疗此病,外用硼纱研末,与甘油调匀,或锡类散、大黄粉,凡士林调匀涂敷患处。
但多数患者认为,上述疗法止痛润肌敛口效果不显著,且用后有烧灼不适感。因而迄今仍乏一种治疗乳头皲裂既疗效佳,又简便实用的外用中药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解除乳头皲裂患者痛苦,按中医理论观点,宜研制出一种有较好疗效,润肌敛口止痛的中药油外涂,为最佳疗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乳头皲裂的药油,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当归100一30份,白芍100一30份,熟地100一30份,玉竹100一30份,白芨100一30份,玄参100一30份,延胡索100一30份,芝麻油3000一50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乳头皲裂的药油最佳配比范围是:当归40份,白芍40份,熟地40份,玉竹40份,白芨40份,延胡索40份,芝麻油1200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油制备方法是:将当归、白芍、熟地、玉竹、白芨、玄参、延胡索,入芝麻油中浸泡7日后,加热将药炸枯至黑褐色,温度100一150 ℃ 时,捞出药渣,药油待凉后,贮瓶中备用。
本发明的用药依据及有益效果是: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功可养血润燥;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含脂肪油,补血敛阴,缓急止痛;熟地,味甘辛性温,滋阴养血柔润;玉竹,味甘性微寒,甘寒体润,养阴润燥;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生肌敛口止血;玄参,味苦咸性微寒,滋阴润燥;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含延胡索乙素、甲素、丑素,镇痛作用显著。
此药油为纯中药制剂,临床观察治疗乳头皲裂,药物直达病变处,滋养肌肤润燥生肌敛口止痛效果良好,用后感觉舒适,使皲裂症状逐渐愈合,诸症消失。无其他不适及副作用,均愿接受,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以解除乳头皲裂患者痛苦。治疗期间宜忌食腥辣之物,以免影响疗效。
药油的使用方法:每次哺乳后,用消毒棉签蘸药油涂患处,或每日3一4次,至皲裂处愈合,痛感消失。
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治疗78例,年龄24一3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乳头皲裂诊断标准。 疗效标准:以皲裂愈合,疼痛症状消失为治愈。均在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78例全部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1:当归40g ,白芍40g ,熟地40g ,玉竹40g ,白芨40g ,玄参40g ,延胡索40g ,芝麻油1200g 。
该药油的制备过程是先将当归、白芍、熟地、玉竹、白芨、玄参、延胡索,入芝麻油中浸泡7日后,加热将药炸枯至黑褐色,温度100一150℃时,捞出药渣,, 药油待凉后,贮瓶中备用。
实施例2:当归60g ,白芍60g ,熟地60g ,玉竹60g ,白芨50g ,玄参50g ,延胡索50g ,芝麻油1400g 。
实施例3:当归90g ,白芍90g ,熟地90g ,玉竹70g ,白芨70g ,玄参70g ,延胡索70g ,芝麻油2700g 。
该药油的制备过程按上述实施例一制备工艺加工即可。
从实践中对3个实施方案疗效进行了对比,认为实施例一疗效优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所以实施例一为最佳实施例,临床治疗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国,未经马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