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光灯管辅助安装与拆卸用多功能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8642.X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栾武;宋煜霄;武水旺;李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 灯管 辅助 安装 拆卸 多功能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光灯辅助安装与拆卸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日光灯管辅助安装与拆卸用多功能器械。
背景技术
由于日光灯管大都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其安装位置普遍较高,如果灯管损坏老化,就需要摆放桌椅或使用专用梯子攀爬上去才能进行更换,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有时需要专业人员更换,同时消耗时间效率很低。这些问题一方面对普通家庭更换灯管造成很大障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导致许多公共场所或公共建筑物内损坏或老化灯管无法及时更换,呈现电路通畅而灯管不亮情形。日光灯管的更换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一种便于日光灯管安装与拆卸的简易器具能够方便的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存在一些针对传统的线绳吊装的日光灯进行安装更换的辅助器械。如中国专利CN2122309U公布了一种日光灯管安装器,在固定板上接有下探的固定撑杆和铰连有活动撑杆,固定撑杆与活动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并构成剪刀状,活动撑杆的上端设置有一安装头,安装头是由两块相对应扣合并交叉铰连在一起的弧形板构成,在弧形板铰接点下部的对应段外部套有一外引连有拉紧绳的拉紧环,固定板右侧连接有一上部带有顶板的顶杆,在固定撑杆上托板左侧连有抬臂,与抬臂固连的连接板上铰连有挂拉有拉簧的活动拉杆,拉杆上部有一托板,当安装头夹紧灯管后,则按压活动撑杆,使灯管右移取下。但是,对于现在通用的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可90度旋转堵头电源LED日光灯管的更换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日光灯管辅助安装与拆卸用多功能器械,该器械使用时不用攀爬就可在地面上简单更换几种常用规格日光灯管,同时具备刷墙、除尘等多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日光灯管辅助安装与拆卸用多功能器械,包括主支撑杆、副支撑杆、铰接盘、抓手、手柄夹、调节收线轮及绳索,所述的副支撑杆设有两个,均通过铰接盘连接在主支撑杆的上端,且两个副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可调,所述的抓手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每个副支撑杆的上端,用于夹持日光灯管,所述的手柄夹设在主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的调节收线轮设在手柄夹的上方,所述的绳索一端缠绕在调节收线轮上,随后与手柄夹连接后穿过主支撑杆内部,在铰接盘处分成两段,分别从副支撑杆的内部穿过,并与抓手连接,所述的调节收线轮调节绳索的长度,握紧手柄夹时,绳索拉动抓手将日光灯管夹持,松开手柄夹时,绳索松开,抓手自动弹开,脱离日光灯管。
所述的抓手包括灯管夹、竖直连接件、抓手弹簧、销钉、灯管夹壳、水平连接件及弹簧挡杆,所述的灯管夹设有两个,所述的灯管夹的上部为夹持部,下部为连接部,在连接部上开设有边侧转动孔与中间滑动孔,两个灯管夹相对设置,且灯管夹的边侧转动孔转动连接到水平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的竖直连接件与水平连接件通过销钉连接,且所述的销钉同时穿设到中间滑动孔内,所述的竖直连接件下端套设在灯管夹壳内,所述的竖直连接件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的弹簧挡杆穿过贯通槽并与灯管夹壳连接,所述的抓手弹簧套设在弹簧挡杆以上的竖直连接件外侧,所述的灯管夹壳固定在副支撑杆上,所述的竖直连接件的下端与绳索连接,绳索拉紧时,竖直连接件向下滑动,将两个灯管夹靠拢,绳索松开时,抓手弹簧将竖直连接件向上弹起,使得两个灯管夹分离。
所述的灯管夹的夹持部的内侧通过销钉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的橡胶垫为球形结构。橡胶垫是特意设计为球形结构,相当于圆球的一部分截取下来,目的是方便进行转动。而且这样可以很好地对日光灯管施力。角度变化时,橡胶垫能够转动,可以使受力变均匀。因此,橡胶垫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与日光灯管接触良好,另一方面提供缓冲与平衡对日光灯管的力,保证其受力均匀,不致灯管碎裂。
所述的灯管夹的夹持部为圆弧形。
所述的主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夹上端与主支撑杆铰接,中部通过螺钉与弹簧片一端连接,弹簧片另一端抵接在手柄上,保持与手柄接触,保证手柄夹不会向下垂落接触到手柄。所述的手柄夹的上端设有与绳索连接的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