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乳酸羟基乙酸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48038.7 | 申请日: | 2014-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熊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1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素 增强 乳酸 羟基 乙酸 电纺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膜为由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乳酸羟基乙酸电纺膜。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溶液: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配制聚乳酸羟基乙酸溶液;
(2)配制静电纺丝乳液分散液:在步骤(1)溶液中加入纳米微晶纤维素,搅拌,直至纳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于溶液中得到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微晶纤维素乳液;
(3)乳液分散液的静电纺丝:将步骤(2)中配制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微晶纤维素乳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在相对湿度在50%以下的条件下,调节纺丝温度与室温一致,纺丝液流量控制为1~3mL/h,纺丝喷头至接收器的距离为10~15cm,在纺丝电压为20~30kV下进行静电纺丝,在滚筒上用金属薄膜接收纺丝纤维;
(4)待纺丝结束后,将所得的电纺膜置于真空干燥箱中37℃的条件下,真空干燥12-24h,将干燥后的电纺膜与金属薄膜完全分离,再将电纺膜冷冻干燥12~24h,即可得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乳酸羟基乙酸电纺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其中乳酸羟基乙酸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的质量比为75:2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聚乳酸羟基乙酸质量的1%~2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微晶纤维素粉末,加入到100~150mL的浓硫酸中,40~60℃恒温水浴下机械搅拌4~10h,得到白色乳液,反应完成后加入蒸馏水停止反应;
(2)待乳液冷却到室温后,超声分散;
(3)将步骤(2)中超声后的乳液移入透析袋中,用三次水反复进行透析,每隔1天换一次水,直至透析液的pH值稳定;
(4)将透析完的样品装入冰箱静置过夜,随后在冻干机内冷冻干燥即可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制备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乳酸羟基乙酸电纺膜的厚度为50~300μ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为30min~1h。
8.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乳酸羟基乙酸电纺膜在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9.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乳酸羟基乙酸电纺膜在组织支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0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后的、不漏底的免光刺绣产品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薄羊绒围巾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