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7266.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卢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36/898;A61P35/00;A61K35/64;A61K35/583;A61K35/57;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癌 中药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人体的各类重要代谢功能,因此,肝脏一旦出现恶性肿瘤将导致波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又由于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流供应,与人体的重要结构如下腔静脉、门静脉、胆道系统等关系密切,肝脏恶性肿瘤发病隐匿,侵袭性生长快速,所以其治疗甚为困难。现代医学对于肝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是这些方法均有缺陷性,其中只有早期病人才能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局部治疗的手段,对于转移到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的肿瘤细胞毫无作用,放、化疗可以有效伤癌细胞,但是同时又会杀伤正常细胞而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出现更多的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损伤。中国专利(CN103041290A)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能够增强患者体质,增强患者食欲,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长期服用可以抑制和预防癌细胞病变,但显效不稳定,对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中药内服外药相配合,能够抑制肿瘤繁殖,调理肝脾代谢,增强免疫力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由内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瓜蒌10-15份,藤梨根5-10份,白芍4-8份,丹参10-15份,九香虫10-15份,壁虎3-6份,薏苡仁5-10份,枳壳15-20份,茯苓6-10份,蜂房6-10份,鸡内金10-15份,怀山药15-20份,甘草4-8份;
其中外用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败酱草5-8份,山慈菇3-5份,五倍子10-15份,红大戟15-20份,穿心莲3-5份,千金子10-15份,三七5-10份,冰片5-10份,丁香罗勒6-10份,陈皮10-15份。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内服药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瓜蒌12份,藤梨根8份,白芍6份,丹参13份,九香虫12份,壁虎4份,薏苡仁8份,枳壳18份,茯苓8份,蜂房8份,鸡内金13份,怀山药18份,甘草6份。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外用药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败酱草6份,山慈菇4份,五倍子12份,红大戟17份,穿心莲4份,千金子14份,三七6份,冰片7份,丁香罗勒8份,陈皮14份。
一种制备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内服药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料,加入冷水,没过药材4-6cm,浸泡1个小时;然后进行煎煮,先用武火煮开,煮开后转为文火熬煮35-40min;煮好后,滤出药汁作为头煎;将药渣重复上述步骤煎煮,煮好后,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2)外用药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料重复进行步骤一,取出药液倒入泡脚盆中,向泡脚盆内加入温度为35-45℃的热水,脚伸入泡脚盆中浸泡15-2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每晚睡前服用一副内服药,并使用一副外用药泡脚。10天一个疗程。
药理分析:
瓜蒌: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大肠经。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果实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果实中所含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中所含蛋白质不同,无中期引产作用。瓜蒌皮含少量挥发油。其中酸性部分有壬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正十五烷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歧链十四碳烷酸、三种十五歧链碳烷酸和歧链十六碳烷酸。以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最高。
藤梨根:味酸、涩,性凉。能够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防肿瘤抗癌,祛风除湿,利尿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消化不良、呕吐、风湿痹痛、风湿骨痛、消化道癌肿、消化道肿瘤、痈疡疮疖、风湿骨痛及黄疸等症。
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未经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7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