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入口斜切螺旋面旋风分离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46146.0 | 申请日: | 2014-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东;左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纳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4C3/06 | 分类号: | B04C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入口 斜切 螺旋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入口斜切螺旋面旋风分离器,属于烟气除尘和气固分离旋流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都在关注PM2.5问题。大气中直径d≤2.5μm的颗粒物称为PM2.5,PM2.5颗粒物能够加强太阳光的散射,在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容易形成雾霾漂浮于空中,这种雾霾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多种疾病。空气中漂浮的PM2.5颗粒占据了空气中总悬浮物的一半。颗粒物的来源很广泛,其中的成分也很复杂,它有来自于地面上泥土扬尘,有海边盐场的海盐,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粉尘,如冶金、煤矿、纺织,木制品厂等等。同样也有生活当中产生的颗粒,如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煤炭燃烧烟尘等等,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如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烟尘,有森林失火产生的烟灰,还有一些工程爆破产生的颗粒粉尘。
工业废气中排放的PM5,PM10大颗粒的粉尘粒子也对人的呼吸健康造成了威胁。比如工厂里金属研磨机和抛光机上扬起的金属粉尘、锅炉燃烧废气里排放的烟雾粉尘、木制品加工厂里漂浮着的木屑粉尘、石墨制品车间里的石墨粉尘以及金属制品喷塑工艺过程中的塑料粉尘等等。如果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临界点,那将会带来致命的伤害,给工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在金属行业中,如果能够将加工过程中漂浮在空气中的稀缺金属粉尘收集起来,这无疑会给企业省去可观的原料支出。如何尽可能多地将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颗粒分离出来仍然是当今工业生产中的一大重要问题。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气固分离装置,但是目前旋风分离器普遍分离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入口斜切螺旋面旋风分离器,减少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的阻力,减少排气管下方的短路流,避免分离器顶部产生涡旋气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双入口斜切螺旋面旋风分离器,包括排气管、旋风筒体、截头圆锥筒和灰斗,所述旋风筒体顶部设有第一气体入口管和第二气体入口管,所述第一气体入口管包括与旋风筒体连接的第一螺旋段以及和第一螺旋段连接的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旋风筒体顶面所成角度等于第一螺旋段的升角,所述第二气体入口管包括与旋风筒体连接的第二螺旋段以及和第二螺旋段连接的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旋风筒体顶面所成角度等于第二螺旋段的升角,所述第一气体入口管与第二气体入口管关于旋风筒体的轴线旋转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段与第二螺旋段头尾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的升角为10°~85°。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为圆管,排气管下端与旋风筒体的顶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风筒体为圆柱筒。
优选的,所述截头圆锥筒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本发明结构能够对入口进入的气流产生很好的导流作用,能够让气体沿着螺旋端向下产生螺旋运动,进而避免了顶板下方涡流的发生,消除了上灰环,提高了分离效率。本发明结构中的旋转对称的双入口结构则消除了传统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涡核偏移的现象,增强了流场的对称性与稳定性,减小了气体阻力,降低了压力损失,分离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比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比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比例3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比例4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对比例5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与各对比例压降随入口流速平方变化图。
图8为实施例与各对比例入口压力随入口流速平方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纳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纳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6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洒装置
- 下一篇:桴槽式从尾矿中有效获取有用重金属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