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冰箱的预埋盒和具有其的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5808.2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洪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冰箱 预埋盒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预埋盒和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冰箱在正常使用中,冰箱背板上的主控板预埋盒内容易进水,从而可能烧坏预埋盒内的主控板,从而影响冰箱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冰箱的预埋盒,所述预埋盒可以防止液体流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预埋盒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冰箱的预埋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后侧敞开,所述盒体的后端设有第一防液结构;和盒盖,所述盒盖设在所述盒体的后侧且与所述盒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盒盖的边缘设有第二防液结构,所述第二防液结构与所述第一防液结构配合以防止液体流入所述安装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冰箱的预埋盒,通过采用第一防液结构和第二防液结构的配合,可以有效地避免液体流入安装空间内,从而保证冰箱可以正常的工作。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液结构包括从所述盒体后端的顶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二防液结构包括从所述盒盖前表面边缘向后凹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翻边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翻边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止抵。
具体地,所述第一翻边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接触或者邻近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液结构还包括从所述盒体侧壁的邻近所述盒盖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防液结构还包括从所述盒盖侧壁的邻近所述盒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盒体方向凹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翻边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盒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盒盖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向外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板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感温件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感温件安装槽对应的感温通孔。
具体地,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盒体的侧壁向外凹入;和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与所述盒盖的内壁相连、另一端配合在所述卡槽内。
具体地,所述卡扣结构为两个,所述两个卡扣结构的所述两个卡槽形成在所述盒体的同一个侧壁上,所述两个卡槽沿所述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地间隔开。
具体地,所述盒体的底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远离所述盒盖方向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形成有贯穿且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线束过孔,所述凸台的远离所述盒盖的一侧表面从前向后倾斜延伸。
具体地,所述预埋盒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一个定位柱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底壁相连,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接触或者邻近所述盒盖的底壁。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冰箱,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冰箱的预埋盒。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冰箱的预埋盒,从而提高了冰箱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埋盒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盒体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C-C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预埋盒;101:安装空间;
1:盒体;11:第一底壁;12:第一侧壁;13:第一定位板;131:第一连接孔;
141:第一翻边;142:第二翻边;
15:导流板;16:感温件安装槽;161:挡筋;
17:凸台;171:线束过孔;18:定位柱;19:卡扣A;
2:盒盖;21:第二底壁;22:第二侧壁;23:第二定位板;
231:第二连接孔;232:第一凹槽;
24:感温通孔;
3:卡扣结构;31:卡槽;32:卡扣;
200:主控板;
300:感温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5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