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执行井下增产作业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3801.7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B·勒塞尔夫;D·乌索里采夫;T·L·波普;A·佩娜;T·伊蒂布鲁;X·翁;H·御田;P·恩卡巴比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 | 分类号: | E21B43/11;E21B43/2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卢亚静 |
地址: | 英国维***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指标 复合 辅助阶段 转向器 选择性地定位 地下地层 增产 合并 分类 测井 井场 井下 射孔 地层 | ||
提供一种在具有地下地层的井场执行增产作业的系统和方法,该地下地层中具有储层。该方法包括根据多个测井生成多个质量指标,并且结合多个质量指标以形成复合质量指标。然后可采用转向标准合并多个应力块。复合质量指标可与合并的应力块结合以形成结合的应力和复合质量指标,结合的应力和复合质量指标包括多个之间具有边界的块。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转向器辅助阶段分类沿着结合的应力和复合质量指标限定出多个阶段;以及在选取的阶段中基于其上的转向器辅助阶段分类选择性地定位射孔。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执行油田作业的技术。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执行增产作业的技术,例如射孔、注入和/或压裂在其中具有至少一个储层的地下岩层。在该部分中的描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背景技术
执行油田作业以定位和收集有价值的井下流体,例如烃。油田操作可以包括,例如,勘测、钻孔、井下评价、完井、开采、增产和油田分析。勘测可以包括地震测量,例如,地震车用于发送和接收井下信号。钻井可包括将井下工具送入到地层中以形成井眼。井下评价可包括将井下工具布置到井眼中进行井下测量和/或取回井下采样。完井可以包括准备固井和套管用于开采。开采可以包括将开采油管设置到井眼中以将流体从储层输送到地面。增产可以包括,例如,射孔、压裂、注入和/或其它增产作业以促进从储层开采流体。
油田分析例如可以包括关于井场和各种作业的评价信息,和/或执行井计划作业。这种信息例如可以是,由岩石物理学家采集和/或分析的岩石物理信息;由地质学家采集和/或分析的地质信息;或由地球物理学家采集和/或分析的地球物理信息。岩石物理、地质和地球物理信息可以通过彼此之间断开的数据流分别分析。操作者可以利用多功能软件和工具手动移动和分析数据。井计划可被用于基于采集的井场信息设计油田作业。
发明内容
本概述目的是介绍可供选取的构思,其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描述。本概述既不用于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特征,也不用于帮助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这里公开的技术涉及包括分阶段设计的增产作业。在本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多个测井记录生成多个质量指标,并且将所述多个质量指标结合以形成复合质量指标。复合质量指标可以与应力测井记录结合以形成组合应力和复合质量指标,组合应力和复合质量指标包括多个在其之间具有分界线的块。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多个块的分类;基于该分类沿着组合应力和复合质量指标限定各个阶段;并且基于其上的分类在选取的阶段中选择性地设置射孔。
附图说明
用于执行井下增产作业的方法和系统的实施例参照以下的附图进行描述。为了前后一致,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了清楚起见,在每个附图中并没有标记每个组件。
图1.1-1.4示出井场中的不同油田作业的示意图;
图2.1-2.4为通过图1.1-1.4的作业收集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3.1示出不同井下增产作业的井场的示意图。
图3.2-3.4为图3.1的井场的不同裂缝的示意图。
图4.1为描绘出井下增产作业的示意流程图。
图4.2和4.3为描绘出井下增产作业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5.1和图5.2分别为示出对致密气砂岩地层的增产作业进行分阶段的方法的示意图和流程图。
图6为描绘出一组结合用于形成加权复合测井的测井记录的示意图。
图7为描绘出根据第一和第二测井记录形成的储层质量指标的示意图。
图8为描绘出根据完井和储层质量指标形成的复合质量指标的示意图。
图9为描绘出基于应力分布图和复合质量指标的分阶段设计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3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