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热电转换模组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3030.1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梃曜;黄雅仙;杨成璞;李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转换元件 电子装置 热电转换 模组 壳体 发热元件 状态时 背面 壳体转动 续航力 枢接 装设 供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电转换模组的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及一热电转换模组。主体内具有至少一发热元件。热电转换模组包括一壳体及一热电转换元件。壳体装设于主体。热电转换元件枢接于壳体且具有相对的一工作面及一背面。热电转换元件适于相对于壳体转动于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之间。当热电转换元件为第一状态时,工作面朝向主体并接收来自发热元件的热能而使热电转换元件产生电能。当热电转换元件为第二状态时,背面朝向主体且工作面接收来自外界的热能而使热电转换元件产生电能。本发明能够供电至电子装置的主体从而提升电子装置的续航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热电转换模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受惠于半导体元件与显示器技术的进步,电子装置不断地朝向小型、多功能且携带方便的方向发展,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平板电脑(tablet PC)、智能手机(smart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等。
以智能手机而言,其功能日益广泛而可供使用者进行通讯、多媒体影音、文书、游戏、导航、浏览网页等操作,然其运作时的耗电量也因此大幅增加,而降低了智能手机的续航力。在目前的智能手机设计中,多以增加电池容量或设定省电模式来改善耗电量过大的问题,然而智能手机的轻薄设计趋势使电池的体积及容量受到限制,而设定省电模式以降低手机屏幕亮度或关闭部分手机功能会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便。此外,虽然利用行动电源对智能手机充电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但是额外携带行动电源亦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电转换模组的电子装置,具有较佳的续航力。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及一热电转换模组。主体内具有至少一发热元件。热电转换模组包括一壳体及一热电转换元件。壳体装设于主体。热电转换元件枢接于壳体且具有相对的一工作面及一背面。热电转换元件适于相对于壳体转动于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之间。当热电转换元件为第一状态时,工作面朝向主体并接收来自发热元件的热能而使热电转换元件产生电能。当热电转换元件为第二状态时,背面朝向主体且工作面接收来自外界的热能而使热电转换元件产生电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一电连接部,热电转换元件通过电连接部电连接于主体,以使电连接部对主体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至少一轴孔,热电转换元件具有至少一转轴并借由转轴枢接于轴孔,轴孔内具有一止挡结构,转轴具有一凸部,止挡结构适于止挡凸部以限制热电转换元件的转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止挡结构具有一第一止挡面及一第二止挡面,当热电转换元件从第一状态沿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一止挡面止挡凸部以阻止热电转换元件继续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当热电转换元件从第二状态沿反向于第一转动方向的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一状态时,第二止挡面止挡凸部以阻止热电转换元件继续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面与第二止挡面共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中壳体具有一容置开口,当热电转换元件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热电转换元件容置于容置开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相对的两轴孔,热电转换元件具有相对的两转轴,两转轴分别枢接于两轴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电转换模组包括一枢接件,枢接件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壳体,热电转换元件沿一第二轴线枢接于枢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电转换元件适于借由枢接件与壳体沿第一轴线的相对转动而展开或闭合于壳体,当热电转换元件展开于壳体时,热电转换元件适于沿第二轴线相对于枢接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相对的两滑槽,热电转换元件具有相对的两转轴,两转轴分别滑设于两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3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