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00kV高抗回路悬吊管母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42134.0 | 申请日: | 2014-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才;吴怡敏;余波;黄晓明;葛明;冯小明;张映桢;邹家勇;朱大鹏;隋权;邢毅;冯川;尹大千;杨关;冯仁德;卢懿;王振华;包维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B1/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郑建华;钱成岑 |
| 地址: | 61002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0 kv 回路 悬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输电中高抗回路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1000kV高抗回路悬吊管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特高压交流1000kV变电站通常是建设在7度及以下地震烈度地区,其中的1000kV出线高抗回路通常包括高压并联电抗器(简称“高抗”,下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GIS设备这四个元件设备,高抗通过高抗高压套管与硬度大的管母电连接,管母再分别与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电连接,因此,设备之间通过管母直接连接成了一个硬连接结构。采用这种硬连接方式的缺点是:
第一,由于设备之间的安装间距需要综合考虑1000kV变电站所在地的地形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如果设备之间的间距大,而设备之间又是通过管母直接连接,因此,可能造成1000kV出线高抗回路所需的管母需要分段设计,这不利于保证1000kV出线高抗回路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
第二,由于管母硬度大,使得通过管母直接连接的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如果发生剧烈震动情况,例如发生地震时,就会造成设备之间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虽然GIS设备(含GIS出线套管)、避雷器、电压互感器、高抗(含高抗高压套管)这四个元件设备分别可以满足0.4g(其中的g为重力加速度,下同)的抗震要求,但是,由于这些元件设备之间通过硬度大的管母直接连接,因此,在剧烈地震时,设备之间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使整个高抗回路陷于瘫痪,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1000kV高抗回路悬吊管母结构,提高1000kV出线高抗回路的抗震能力。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1000kV高抗回路悬吊管母结构,包括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GIS设备、主构架以及管母和从构架,所述管母悬吊在主构架与从构架之间,且分别与主构架、从构架绝缘连接,所述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GIS设备分别通过引下导线与管母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从构架通过悬垂绝缘子串与管母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从构架为“人”字形构架。
优选地,所述引下导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高压并联电抗器通过高抗高压套管与引下导线一端电连接,所述引下导线另一端与管母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GIS设备通过GIS出线套管与引下导线一端电连接,所述引下导线另一端与管母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母输出端与输电线路电连接,所述输电线路通过耐张绝缘子串与主构架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构架通过悬垂绝缘子串与管母绝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管母悬吊在主构架与从构架之间,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GIS设备分别通过引下导线与管母电连接,使得由上述元件设备组成的1000kV高抗回路形成一个软连接结构,避免了直接通过硬度比较大的管母直接连接,极大地减轻了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或者GIS设备与管母之间在如地震等强烈震动状态下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在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GIS设备这四个元件设备之间也没有互连作用力干扰的问题,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1000kV高抗回路的抗震性能,保证其在8度地震地区仍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1000kV高抗回路悬吊管母结构的构造图。
图中标记:1-高压并联电抗器,2-高抗高压套管,3-电压互感器,4-引下导线,5-输电线路,6-耐张绝缘子串,7-地线,8-主构架,9-管母,10-从构架,11-悬垂绝缘子串,12-避雷器,13-GIS出线套管,14-GIS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2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滑结构的电气柜用开关
- 下一篇:一种火花塞用电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