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便携式磨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1715.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华辉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万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16 | 分类号: | B24B19/16;B24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便携式 磨针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打磨冲针、顶针等车床附件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便携式磨针机。
背景技术
磨针机是按照在磨床上利用简单的按压滚轮结构精密研磨冲针、顶针等的机床附件。现有的磨针机一般都具备打磨针类器具的功能,但是一般的迷你磨针机打磨尺寸较为固定,不能应对多种尺寸的需要,而大型磨针机则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无法携带使用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可携带的磨针机多为手动,打磨后的尺寸又不易把握需要另寻测量工具,会耗费大量时间,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随时对针类器具随时进行测量加工的便携式磨针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便携式磨针机,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支撑架外侧设有第一磨轮,所述第一磨轮后部设有通过支撑杆连接在前支撑架上的压紧磨轮,所述压紧磨轮的支撑杆下部通过高强度弹簧与支撑座连接,所述前支撑架上对应压紧磨轮位置的另一侧设有控制压紧磨轮起落的控制杆,所述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通过定位杆连接,所述定位杆通过后支撑架上的旋钮控制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的间距,所述后支撑架外侧设有第二磨轮,所述第二磨轮通过连接由小型电机控制的驱动轴和转子进行转动,所述小型电机上还设有小型变速机,对应小型电机和小型变速机位置的后支撑架外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撑座前部固定设有数显测微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紧磨轮的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下部设有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内设有可收纳的充电电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数显测微器两侧分别设有移动游标,所述数显测微器下部设有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 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的间距可以根据针类器具的尺寸进行调整。2.便携式磨针机可随身携带并可通过充电使用,使用要求低。3.配备数显测微器可随时对加工好的针类器具进行测量调整,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1-支撑座,2-前支撑架,3-后支撑架,4-第一磨轮,5-支撑杆,6-压紧磨轮,7-高强度弹簧,8-控制杆,9-定位杆,10-旋钮,11-第二磨轮,12-小型电机,13-驱动轴,14-转子,15-小型变速机,16-控制面板,17-数显测微器,18-充电箱,19-充电电线,20-移动游标,2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改进的便携式磨针机,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前支撑架2外侧设有第一磨轮4,所述第一磨轮4后部设有通过支撑杆5连接在前支撑架2上的压紧磨轮6,所述压紧磨轮6的支撑杆5下部通过高强度弹簧7与支撑座1连接,所述前支撑架2上对应压紧磨轮6位置的另一侧设有控制压紧磨轮6起落的控制杆8,所述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之间通过定位杆9连接,所述定位杆9通过后支撑架3上的旋钮10控制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的间距,这样设计就可根据针类器具的尺寸,对前支撑,2和后支撑架3的间距进行调整,所述压紧磨轮6的支撑杆5为可伸缩结构,根据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3调整后的间距,可对压紧磨轮6进行调整实现压紧磨轮6对针类器具的定位,所述后支撑架3外侧设有第二磨轮11,所述第二磨轮11通过连接由小型电机12控制的驱动轴13和转子14进行转动,再通过转动第二磨轮11结合第一磨轮4和压紧磨轮6对针类器具进行打磨,所述小型电机12上还设有小型变速机15,对应小型电机12和小型变速机15位置的后支撑架3外部设有控制面板16,通过控制面板16可对打磨的速度进行调整以满足需要的打磨尺寸,所述控制面板16下部设有充电箱18,所述充电箱18内设有可收纳的充电电线19,实现随时对磨针机进行充电,方便使用,所述支撑座1前部固定设有数显测微器17,所述数显测微器17两侧分别设有移动游标20,通过对针类器具移动游标测量再由下方的显示屏21显示,便于随时对加工的针类器具进行测量便于加工,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万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万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1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入式板材连续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宝石片边沿抛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