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储热系统及储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0070.0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成斌;孟凡腾;蹇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换热器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热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储热 系统及储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的短缺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特别 是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余热也是今后 能源综合利用的重点。
无论是太阳能还是工业余热,其最大的不足就是能量供应的不稳定性。将 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工业余热与储热系统结合起来,可增加太阳能和工业余热输 出的稳定性以及可用性。
然而,现有的储热换热系统,具有热能输出的稳定性有限、成本高、结构 复杂以及运行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大型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工业余热 的广泛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储热 系统及储热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包括: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 至少一个换热管道(1)、第1联箱(3)、第2联箱(4)、进口管(5)、出口管 (6)、排气阀和放盐阀;
其中,各个所述换热管道(1)等距平行镶嵌于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 的内部;并且,各个所述换热管道(1)的进口均位于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 的上方,且分别密封连接到所述第1联箱(3)的各个支管接口,所述第1联箱 (3)的总管与所述进口管(5)连接,在所述第1联箱(3)设置所述排气阀;
各个所述换热管道(1)的出口均位于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下方, 且分别密封连接到所述第2联箱(4)的各个支管接口,所述第2联箱(4)的 总管与所述出口管(6)连接,在所述第2联箱(4)的总管与所述出口管(6) 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所述放盐阀。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道(1)中流通介质为高温熔盐;在流体流动方向,所 述换热管道(1)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道(1)向下倾斜的坡度为3%。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道(1)为管道式蛇形管道。
优选的,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 外部。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高温硅酸铝和玻璃纤维形成的复合层材料。
优选的,还包括:第1温度测点(7)和第2温度测点(8);所述第1温度 测点(7)设置于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内部且靠近所述换热管道(1) 的进口,用于测量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进口侧温度;
所述第2温度测点(8)设置于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内部且靠近 所述换热管道(1)的出口,用于测量所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出口侧温 度。
优选的,所述第1温度测点(7)和所述第2温度测点(8)为热电偶温度 测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熔盐/混凝土 储热换热器;其中,各个所述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为串联连接方式或并联连 接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单个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设共设置n个换热管道(1),则:
对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充热流程如下:
首先,打开排气阀,排放各个换热管道(1)的高压空气;
然后,关闭排气阀,高温熔盐通过进口管(5)流入到第1联箱(3),在第 1联箱(3)中,将高温熔盐分为n个支路,分别送往n个换热管道(5)的进口, 各个支路的高温熔盐在各自的换热管道(1)中呈蛇形曲折向下流动,并在流动 过程中发生热交换,使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温度不断上升,而高温熔盐温度 不断下降而变为低温熔盐;各个支路的低温熔盐流入到第2联箱(4),在第2 联箱(4)中,将各个支路的低温熔盐汇聚后,打开放盐阀,通过出口管(6) 向外排出;
循环上述过程,高温熔盐不断注入到换热管道(1),在与高温混凝土储热 体(2)发生热交换后,从换热管道(1)排出;从而不断对高温混凝土储热体 (2)充热,通过第2温度测点(8)监测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吸热情况, 当监测到高温混凝土储热体(2)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充热完成,停止向换热管 道(1)的进口注入高温熔盐,并通过放盐阀,将换热管道(1)的残留熔盐排 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0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