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远程防盗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40067.9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汤翔宇;韩庆邦;孙浩;昝松亭;朱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远程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报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远程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求家居环境的人性化和舒适化,而且对智能化和安全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机械式防盗系统(例如防盗网、防盗窗)在实际使用中已暴露了很多隐患,例如:给其它没有安装防盗窗的相邻楼层形成被盗隐患;发生火警时不易逃生;影响楼宇美观和市容整洁等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防盗报警系统已从原来的简单化、局部化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现有的报警器通常不具有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的功能,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现有报警装置存在的问题,实现当警情发生时能智能向用户远距离发送报警信息,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远程防盗报警系统,可以灵敏有效地判断是否需要有警情发生,并且当警情发生时自主向远程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远程防盗报警系统,包括:震动传感器、摄像模块、微控制器、抱死装置、无线模块、本地报警模块和无线终端;其中,所述震动传感器安装于锁芯内,用于在开锁引起锁芯震动时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震动信息;所述摄像模块用于采集监控区域的视频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震动信息的发送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驱动所述抱死装置将锁锁死,并将所述摄像头当前采集的视频信息转换成图像信息后,通过所述无线模块发送至所述无线终端,同时驱动所述本地报警模块进行本地报警。
进一步的,本系统还包括PIR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于在监测到有人体进入监测区域时,向所述微控制器发送监测信息;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在仅接收到所述监测信息且没有接收到所述震动信息时,驱动所述本地报警模块撤销报警。
进一步的,本系统还包括燃气泄漏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燃气泄漏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具体为Ti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SP430F24716的位低功耗微处理器。
其中,所述无线模块具体为GPRS短信模块,并通过RS232串行口与微处理器的UART串口双向数据流连接,所述GPRS短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微控制器转换得到的所述图像信息通过彩信形式发送至所述无线终端。
其中,所述抱死装置包括CMOS开关管、电磁铁和镍铬合金短棍;其中,在正常状态时,所述CMOS开关管导通,使所述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吸引住所述镍铬合金棍;在抱死状态时,所述CMOS开关管截止,使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镍铬合金棍掉下,从而卡死与锁柱连接的传动装置,致使系统不能通过锁来打开。
其中,所述本地报警模块包括扬声器模块和发光LED模块。
其中,所述震动传感器具体为密封弹簧型、无方向性震动感应触发开关,型号为SW-18015P。
其中,所述摄像模块为5V微型数字彩色摄像头。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多个传感器进行安全情况检测,变有形传统的防盗网防盗窗为无形,警情判断更准确。同时,通过GPRS模块向户主发送短信,实行无线远程智能监控,使用户在第一时间知道警情,从而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品被盗,然后通过本地报警装置进行本地报警,对非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本发明可以用于具有锁芯的任何装置中,例如防盗门、防盗窗、保险柜等防盗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无线远程防盗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震动传感器和抱死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0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多波门系统
- 下一篇:金融终端应用的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