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晶体的磁制冷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8420.X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汤莹莹;何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C30B7/10;C01G11/00;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张莹;龚敏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材料 晶体的 制备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磁制冷材料 磁热效应 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 空间群 致冷 申请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的分子式为Gd2Cu(SO4)2(OH)4,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为α=γ=90°,β=98.3~98.4°,Z=2。所述晶体材料的磁热效应远大于DGG,具有很好的致冷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了所述晶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制冷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磁致冷材料因高效节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磁致冷材料按照其应用的温度范围分为三大类:极低温温区(20K以下)、低温温区(20-77K)及高温温区(77K以上)。20K以下温区的材料主要用于生产He流及氦液化前级制冷,20-77K温区主要是液化氢的温区,77K以上主要是室温磁制冷。
1933年Giaugue等人以顺磁盐Gd2(SO4)3·8H2O为工质实现了1K以下的低温,此后,低温区的磁制冷尤其是对液氦、超氦的冷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低温区致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d3Ga5O12(简写为GGG),Dy3Al5O12(简写为DAG)等材料。其中,GGG材料的磁热效应为145.0(2)mJ/cm-3·K,ΔH=2T;Dy3Ga5O12(简写为DGG)材料的磁热效应为121.2(2)mJ/cm-3·K,ΔH=7T。
由于各磁制冷材料均存在适用温区范围窄的缺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对磁制冷材料要求的提高,开发具有大范围应用温区且制冷效果优异的单晶体,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晶体材料,该晶体材料的磁热效应远大于DGG,具有很好的致冷性能,而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所述一种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分子式:
Gd2Cu(SO4)2(OH)4
所述晶体材料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为α=γ=90°,β=98.3~98.4°,Z=2。
优选地,所述的晶体材料为单晶材料。
所述晶体结构中,钆、铜、硫和氧的化合价分别为+3,+2,-6和-2。钆氧多面体与铜氧四边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被硫氧四面体隔开构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所述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铜元素、钆元素、硫酸根、硼元素和水的混合物,在不低于200℃的温度下晶化不少于3天,所得固体产物即为所述晶体材料;
所述混合物中铜元素、钆元素、硫元素、硼元素和水的摩尔比为:
Cu:Gd:S:B:H2O=3~6:2:3~6:1:700~1200。
优选地,混合物中所述硼元素来自硼酸。
优选地,混合物中所述铜元素和硫酸根来自硫酸铜。
优选地,混合物中所述钆元素来自氧化钆。
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含有亚碲酸盐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亚碲酸盐为亚碲酸钾和/或亚碲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8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